寻找初心,明确方向,奋勇前行——图书馆(博物馆)党员干部及业务骨干赴陕西学习培训纪实


2019710日——14日,图书馆(博物馆)全体党员及业务骨干赴陕西西安、延安等地,进行为期五天的学习培训活动。

通过参观领袖住过的窑洞,红军和八路军战斗和生产的图片,七中全会的旧址,听讲解员的描述,实景参观,现场听课,使各位党员天天有体验、时时有学习、处处有收获。党员同志们不仅了解了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更是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当年红军历经艰难的万里长征终于到达陕北胜利会师的壮举,收获了难以忘怀的巨大精神财富,接受了心灵深处的深度洗礼。

参观学习第一站:延安革命纪念馆和王家坪八路军总部旧址。到达延安后,同志们迫不及待地观看了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和八路军总部旧址。领略了战火纷飞的岁月发生在延安这片热土上的军民故事、领袖住址、战斗历程。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1954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1955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19736月迁往王家坪现址。该馆馆藏文物有3.5万多件,历史照片5500多张,图书资料1.2万余册。其中,一、二级文物有1700余件,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100余种。还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的藏书、手迹石刻及办公和生活用品。毛泽东长征时用过的手枪,转战陕北时的骑马(已制成标本)为该馆的独藏。怀安诗社的诗画原稿,也是珍贵的藏品。延安革命斗争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2年西北党组织成立—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第二阶段1935年中央红军到陕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第三阶段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7年中央离开延安)。巍巍宝塔山,延安的象征,同志们看宝塔听讲解,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峥嵘岁月,纷纷拍照留念。

参观学习第二站:吴起镇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馆。吴起镇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部吴起县的中部,据说战国时期的魏国大将吴起曾在此驻守,也因此而得名。19359月,红一方面军翻越雪山、越过岷山草地,10月份翻越六盘山之后到达吴起镇,1019日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其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吴起镇作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终点地址而名扬国内外。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占地4.5平方公里,立足“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和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出发点”,以纪念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经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吴起为主题,以弘扬长征精神,回顾长征历史,保护长征战场遗址地为主要内容。其中“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主要是反映红军长征的情况。在馆里面我们看到,四路红军长征历时两年多,行程共65千余里,途径14省,翻越21座大山,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各路红军长征出发时20多万人,结束时保存下来的是57千人。馆里面有谢觉哉忆红军1935年冬初到吴起镇、宿麦地所写的一首诗:“露天麦地覆棉裳,铁杖为桩系马缰。稳睡恰如春夜暖,天明始觉满身霜。”据说当时吴起镇住户很少,大批红军来了后根本无房可住,只能露宿街头,谢老的这首诗既能反映出那时红军的艰苦生活,又反映出老一辈革命家乐观主义的精神。讲解员们通过一幅幅弥足珍贵的资料图片,一件件充满故事的革命文物,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了那段艰难的革命岁月。

参观学习第三站: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其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景色秀丽,环境清幽,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1944年至1947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期间,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 。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同志们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任弼时同志旧居,看着简朴的住所和用具,同志们都非常有感触。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约3公里的杨家岭村193811月至1947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1945423日至62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19468月,毛泽东在杨家岭窑洞前的小石桌旁,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同志们坐在当年毛泽东主席坐过的石凳上,看着对面主席种过的菜地,仿佛看到了当年毛主席的身影。

参观学习第四站:南泥湾。南泥湾,位于陕西延安城东南,19392月针对国民政府和侵华日军的封锁,毛泽东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动员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9413月,八路军120师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始军垦以满足根据地的物资供给。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风餐露宿,战胜重重困难,生产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广大官兵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弯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参观学习第五站:梁家河和“学习书院”。梁家河村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位于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是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和一批知青下乡的地方。在这里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体验农村艰苦生活、参加农村建设和加入党组织带领村民搞生产的的记忆。

延安学习书院是全国首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体平台,是展示延安人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的新窗口,是面向全国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及学习交流的新平台,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新载体,也是广大市民读书研讨的新空间。书院位于延安新区为民服务中心西侧,于201754日正式揭牌开放。延安学习书院设计理念超前、功能布局合理,由中国梦展厅、阅读空间、学习报告厅三个主体功能区组成。“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学习书院,通过形象生动的讲解引导、专家的深度解读、系列书籍的认真研读以及全面系统深入的分享交流等种种学习方式,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好地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和使命。书院东西两侧有两个阅读空间,东侧是红色阅读空间。以“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为理念,充分融合城市文化、阅读文化、传统文化等元素,主要陈列的是:时政党建,红色文化,文学艺术等书籍。西侧是大众阅读空间,主要陈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艺术,少儿读物等。两个阅读空间为广大市民读书研讨提供了新场所。

主展厅是中国梦展厅,伟大事业,源于伟大梦想,成于不懈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事业做了宏大的安排和部署,带领我们在伟大奋斗中将梦想变为现实。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必须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 、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必须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人类命运体。

一楼展厅分别从伟大梦想、伟大思想、伟大奋斗三大板块来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大家更系统地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大略。

二楼展厅主要成就展以“正圆中国梦”为主题,主要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实践成就。包括三个部分:国家篇、陕西及延安篇和国际评价篇。国家篇主要从经济、改革、民主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科技、国防和军队、外交十个方面,用文字、数据、图片、视频等形式有侧重地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陕西及延安篇:陕西篇,2015213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对陕西提出“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后,3年来陕西人民奋力“追赶超越”、积极践行“五个扎实”、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谱写了发展新篇章;延安篇,201521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延安时指出:“延安要发挥‘两大明显优势’,破解‘一个明显制约’”,并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向各市县委书记们提出了“四问”。三年来,延安人民用实际行动回答总书记提出的“四问”,并发挥好“两大明显优势”,破解“一个明显制约”,开创了延安转型发展、追赶超越的崭新局面。国际评价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个人魅力给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中国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令世界瞩目。首先,习近平领袖魅力获得全世界认可。其次,是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有着高度的赞赏和评价。这里展示了6位国际要人对习近平总书记及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高度评价。这里的评价不但具有代表性,更具有全面性,从中可以看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个人魅力及其治国理政思想,卓越的国际影响力。最后,是国际社会瞩目中国成就的内容;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政治建设、扶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球化发展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得到国际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

参观学习第六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逸夫图书馆。行程的第五天上午全体党员及业务骨干一行到了位于西电老校区的逸夫图书馆。业务副馆长黄小强向我们介绍了西电图书馆的基本情况、机构设置及本馆特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由北校区二线书库、北校区逸夫图书馆和南校区图书馆组成,建筑面积总计约61200平方米,阅览座位5300多个,下设文献建设部、流通部、阅览部、系统部、信息咨询部、馆办公室、数字化部和南校区图书馆等八个机构。图书馆馆藏文献约614万册,其中纸质文献约234万册,电子文献约380万册;中外文现刊1300种;拥有45种平台的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共计约120个,内容覆盖了学校各个学科或专业。形成了以信息和电子学科为特色,理、工、文、管、经等多学科文献并存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图书馆自2002年开始使用美国INNOPAC/《新世纪》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采访、编目、期刊、流通、OPAC公共检索等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图书馆的机房设在逸夫图书馆,其目前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是以色列ExLihris公司的Aleph 500。图书馆以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馆理念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构建和谐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力争把图书馆建成“知识的殿堂、学术的殿堂和文化的殿堂”。其在陕西省大学图书馆排行前列的多项发展指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20071月图书馆的查新站被授权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站面向该校及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科技查信与咨询服务。逸夫图书馆利用原文传递网络,通过国内、省内的信息机构和大型图书馆为校内外用户提供教学和科研急需的文献传递服务,包括西电博士/硕士论文全文。2007年与经管院合作,获批“图书馆学”硕士点,面向全国招生。同时,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科技信息检索》公共选修课。2008年配合经管院申报建设了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201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被中国图书馆学会命名为“全民阅读示范基地”。这是西电图书馆继连续获得2013年、2014年全民阅读先进单位之后获得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最高荣誉。

通过这次陕西之行的参观和学习,同志们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宗旨教育,深刻领会了以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为代表的延安精神的博大与丰富,深刻认识到党员的先进性和党员新时代担负的历史使命同志们纷纷表示会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贯彻到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去,永远牢记革命的初心和使命。在图书馆业务上通过与西电图书馆的交流,对照本馆的不足和差距,找出了努力的方向。

这次陕西之行,行色匆匆,收获满满,极大提升了党员干部及业务骨干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