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科研写作研究所
对于研究生来说,学位论文评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确保了学术研究的质量和学位的含金量。学位论文评审日趋严格,精准踩中论文评审专家关注的要点,能够有效提升论文通过率。英国基尔大学戈登·鲁格和玛丽安·彼得在其著作《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中,介绍了学位论文评审的六个要点及写作要求,供研究生们参考。
一、参考文献的评审要点
评审人往往会在读论文主体前,先看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包含着很多信息。参考文献的失败往往也反映了论文质量的不足。以下列出了评审人评估时依据的主要标准:
1.论文采用的格式,包括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正确吗?
2.是否引用了所有重要的核心文献?
3.引用的文献是否具有多样性,有没有覆盖最重要的以及最新的文献?
4.文献来源是权威性的学术期刊,还是教科书和互联网?(应把学术期刊作为主要参考资料来源)
加分项
1.是否引用了一些不常见的,只有某领域的高级研究者才知道的文献?
2.是否引用了本人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过的文章,其中有没有与著名学者合著的文章?
二、论文标题的评审要点
一个理想的论文题目应该提供有用的信息,简短好记,这样读者才会对你的论文留下长久印象。将题目分成两部分往往是很奏效的方法。题目的前半部分应该是好记、能吸引人的,后半部分用冒号或破折号等与前半部分隔开,用来解释或阐明题目前半部分的含义。比如《探究那不可知的:论文写作要求变化的原因和性质》,从而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如果论文题目离奇古怪,没有包含与论文有联系的关键词,这样的题目可能就无人问津了。因为人们在查找关于某个主题的文献时,往往会将题目作为检索项。因此,除非你的论文非常出色,人们在谈起你的论文时会留意到它的题目,否则不建议使用模糊、充满了空洞玄妙的术语、技术名词等。
三、论文摘要的评审要点
摘要的写作本身是一门艺术,需要练习才能完善。摘要中应该说明论文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研究发现是什么,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什么重要意义。摘要写作的一个好方法是阅读你的研究领域里的重要学术论文,学习它们的摘要是怎么写的。
好的摘要包括恰当地使用专业术语、清晰、陈述重要发现及其意义、拼写和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不好的摘要包括不妥当的写作风格、空洞的内容、自我推销、不清晰的表达等。
四、论文引言的评审要点
引言部分很重要,因为大多数的评审专家都会在看这一页时,就形成对你整篇论文的第一印象——是出色、合格、一般还是糟糕。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比如:
阶梯技术是由欣科(1965)最先发明的。与凯利方格技术(例如肖,1981)一样,阶梯技术同样起源于临床心理学和人格理论,尤其是凯利(1955)的个人建构论(PCT)。然而,在认知心理学(例如格里瑟,1978;格里瑟,罗伯森,拉弗菜斯和斯万哈特,1980)以及职业心理学领域也独立出现了以层次任务分析(例如安奈特和邓肯,1967;霍吉肯森和克劳肖,1985)为形式的类似方法。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用后者得出的结果与阶梯技术相似,但后者获取信息的方法大体是由无组织的采访构成的(参考霍吉肯森,op.cit)。
上述引言文笔简练,包含了所有关键材料,还涉及了讨论类似技术的另外两类文献。这说明论文的作者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作者还用了学术写作的缩写形式,如“op.cit”说明语言很正式。虽然该段容易使人产生艰深难懂、不顾及读者接受能力的印象,然而对于学术圈的读者,它却传达了一个明确积极的信息——这是一篇踏实、有含金量、专业性强的论文,作者对自己讨论的课题了如指掌。虽然读起来费劲,却不是那种意思模糊不清、充满了玄妙空洞的术语的文章。
五、论文研究方法的评审要点
实验性研究的论文必须有方法部分,其他类型的论文往往不包含方法部分。方法部分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因为如果有人想要复制你的研究,或者在你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改进,那么他们有必要了解你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是怎么做的,研究调查的对象又是谁。第二个原因是,读者了解你的研究方法后,才能对你研究工作的质量进行有效评估。比如,如果读者发现你在做关于业余爱好的调查时只访问了逛街的人群,那么读者有理由认为诸如爬山之类的爱好被你严重低估了。
某些学科的研究方法部分一般有严格的学术规范和固定的写作模式,以至于它极其简洁并且无法被非专业读者理解。使用这类学术写作模式有利于向审阅人传达正确的信号,比如“以对抗平衡法进行完全受试者内设计”,它能暗示评审专家,它的作者对课题非常精通。
六、论文结论的评审要点
结论应该对引言中提出的问题给出一系列清楚明确的回答。这些回答应该由结果部分的数据以及讨论部分的内容作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