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见天心


 2019614日晚,由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图书馆、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主办,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和悦读沙龙读书会承办的第112期“悦读沙龙”活动——《读〈易〉见天心》,在图书馆五楼多功能厅举行。本次活动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悦读沙龙”指导老师陈京伟主讲,悦沙读书会成员、法学专业18-1姜可欣同学主持。图书馆副馆长巩恩贵,情报所主任付来旭,阅览部主任郑东伟及读书爱好者共100余人参加。

活动伊始,主持人姜可欣同学用今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数学(2)里一道以《周易》重卦为题目的数学题作为开场,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兴趣。陈京伟老师以《周易》进入高考题为引开始了本次《读〈易〉见天心》的交流分享。

陈京伟老师把本次的交流分享分为“大道之源”、“一阴一阳之谓道”、“日出东方”三个部分。陈老师首先给大家讲述了关于《易经》的基本知识: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古者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文王拘而演《周易》,用了整整7年时间。在监狱里用地上长的蓍草作为工具,把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演绎得清清楚楚;孔子五十而研易,韦编三绝,而为之传。《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东汉史学家班固曾言《易经》乃“众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后来成为儒、释、道三家共同尊奉的经典。

而对于何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陈老师引用了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周易》哲学可以称为宇宙代数学”,用阴阳两种符号来诠释宇宙、生命的奥秘。陈老师对《周易》卦爻中蕴含的道理与天文、天气的关系,与算卦的关系,与现代材料学、化学、数学的关系,与音乐、书法、中医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正如清代纪昀所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数,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对于为什么说“日出东方”,陈老师引用了习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说法,他认为21世纪人类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借助于东方智慧。而东方智慧的源头就是《周易》。这是对中国崛起带来的国力的认同,也是世界上对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陈老师还谈到了《周易》对现代物理学的广泛影响、对“中国式管理”及儒家、法家、兵家、宗教传承的当代意义的影响。

活动最后,在坐的同学们积极的把所思所想与所惑和陈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同学们提出的《周易》与中国文字的起源、科学和宗教信仰的关系、超自然现象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肯定了大家的“怀疑精神”。陈老师的讲解鞭辟入里,生动形象,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反响。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了解到了不一样的《周易》,在同学们面前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自我之窗。 


        

(撰稿:自动化专业17-3 齐晓群,图书馆付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