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我的图书馆
  • 首页
  • 概况
    • 图书馆简介
    • 馆舍风貌
    • 组织机构
    • 规章制度
    • 图书馆黄页
    • 交流平台
    • 开放时间
    • 常见问题
  • 资源
    • 校外访问
    • 中文数据库
    • 外文数据库
    • 试用数据库
    • 自建数据库
    • 网络资源
    • 资源培训
    • 馆藏目录
    • 读者荐购
    • 工大文库
    • 版权公告
  • 科研
    • 科技情报研究
    • 科技智库咨询
    • 创新战略
    • 数据+智能
    • 多模态数据分析
  • 服务
    • 情报研究服务
    • 智库咨询服务
    • 信息素养讲堂
    • 信息化系统
    • 学 科 服 务
      • 学科服务平台
      • ESI高被引
      • 学术指南
    • 阅读推广
      • 校长推荐书目
      • 图管会
      • 悦读沙龙
      • 好书推荐
      • 校园阅读活动
      • 工大读书节
      • 新生专栏
    • 借阅服务
      • 馆藏分布
      • 借阅权限
      • 借阅证
      • 借阅规定
      • 违章处理
      • 借阅排行
      • 自助服务
      • 中图分类法
    • 馆际互借
    • 科研服务
      • 原文传递
      • 检索认证
      • 工具软件
      • 论文服务
      • 文献查重
      • 读者咨询
    • 图书捐赠
    • 参考咨询
      • 检索认证
      • ESI往期数据汇总
  • 期刊
    • 山东科学
    •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 党建
    • 组织机构
    • 政策法规
    • 学习园地
    • 工作动态
  • 研究生培养
    • 工作动态
    • 招生信息
    • 师资力量
    • 学术活动

服务

  • 情报研究服务
  • 智库咨询服务
  • 信息素养讲堂
  • 信息化系统
  • 学 科 服 务
    • 学科服务平台
    • ESI高被引
    • 学术指南
  • 阅读推广
    • 校长推荐书目
    • 图管会
    • 悦读沙龙
    • 好书推荐
    • 校园阅读活动
    • 工大读书节
    • 新生专栏
  • 借阅服务
    • 馆藏分布
    • 借阅权限
    • 借阅证
    • 借阅规定
    • 违章处理
    • 借阅排行
    • 自助服务
    • 中图分类法
  • 馆际互借
  • 科研服务
    • 原文传递
    • 检索认证
    • 工具软件
    • 论文服务
    • 文献查重
    • 读者咨询
  • 图书捐赠
  • 参考咨询
    • 检索认证
    • ESI往期数据汇总
  • 当前位置:首页  服务  学 科 服 务  学术指南
  • 学术指南

  • 2022-05-25
    学术指南(第66期) |还不会撰写SCI论文的研究方法?这一篇全方位指导请收下
    文章来源:募格课堂作者:晨星,男,湖北武汉人,副高职称,理学博士,高级程序员,IAMG(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会员,省级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委会委员,国家级行业智库特约研究员。北宋苏轼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有一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撰写科技论文包括SCI论文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Methods)部分可不能这样。而目前一些论文存在论文结果不能重现的问题,有很多是因为论文的研究方法描述有问题,并不是论文的研究工作有问题。所以作为科研狗,为了更好地传播和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应该重视科研论文研究方法部分的写作。方法(methodology/Methods)是研究性论文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研究论文中,必须有描述和讨论研究工作的方法。方法这一章节(部分)主要解释了研究工作做了什么以及你是如何做的,让读者评估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研究类型——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在研究中使用的任何工具或材料——选择这些方法的理由在SCI论文中,方法部分一般应该用过去时写。方法(methodology/Methods),一般使用四个步骤,基本可以让
  • 2022-05-25
    学术指南(第66期) |无歧视!硕博独作可发的44本期刊(含C刊、北核、学报、普通期刊)汇总,欢迎补充!
    文章来源:学界在学术界,论文发刊是刚需。但是对于硕博生来说,发刊是较为令人头疼的,原因可能是对期刊不了解,不知道具体的情况。有的期刊是有身份限制,其在明面上不说,但是对作者的学历、职称、以及作者单位等都会有显性或者隐性的歧视。不知道其中筛选规则的人,盲目把自己的论文投到不了解的期刊去,遇到好的编辑,可能会及时拒稿,但大部分情况是文章一直被拖着,耽误自己论文的见刊时间,影响毕业、加分评奖等。针对上述情况,编辑整理了一些硕博独作可发的期刊,包括南大核心(C刊),北大核心、学报、影响力较高的普刊等。具体刊物如下:硕士独作可发核心期刊:《理论导刊》(核心)《金融发展研究》《电影文学》《科学学研究》(双核心)《中国青年研究》(双核心)《思想政治课教学》《领导科学》《现代教育技术》(C刊)《金融与经济》《图书馆论坛》(双核心)《情报杂志》(双核心)《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国教育学刊》(双核心)《图书馆学研究》(双核心)硕士独作可发普通期刊:《社会治理》《改革与开放》《高教论坛》《福建党史月刊》《北方金融》《青少年学刊》《社会工作与管理》《教学管理》《实事求是》《行政与法》硕士独作可发学报:《广东开放
  • 2022-05-20
    学术指南(第65期) |学术期刊的知识普及贴
    文章来源:社科学术圈、龙江知网只要一脚踏进了学术圈,那就真的满眼都是北大核心、SCI、CSSCI……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专业名词是指什么?又是怎么评级如何分类的呢?什么是学术期刊学术期刊(Academic 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知网截图。可以看到期刊基本信息、被收录情况、期刊等级划分、期刊影响因子等信息。刊物等级划分按照注册地划分▶CN类刊物所谓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ISSN类刊物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所谓ISS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国家图书馆学刊》知网截图。可以看到 CN 和 ISSN 两种刊号。按主管部门划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并未没严格意义上的或者官方层面的国家级或省级期刊的划分,但部分单位存在这样的认
  • 2022-05-20
    学术指南(第65期) |参考文献最容易出现的7个问题
    文章来源:学界、编辑校对研究生在论文选题、开题、写作过程中,需要参阅和利用大量的科学文献,因此学习参考文献在文中的著录形式与规范意义重大。但第一次写学术论文的很多研究生著录文献的意识比较薄弱,对形式和规范都不够了解,故而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参照《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2015年12月1日实施)(以下简称《著录规则》),具体分析研究生投稿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著录问题,为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一、参考文献的界定《著录规则》将“参考文献”解释为:对一个信息资源或其中一部分进行精确和详细著录的数据,位于文末或文中的信息源。在《著录规则》中,文献信息资源分为专著、连续出版物、专利及电子资源。此外,学者陈浩元也对参考文献信息资源给出了界定,他认为参考文献的信息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和不涉及保密问题的内部资料及电子资源。如果按照引用文献的目的来划分,可以将参考文献分为引文参考文献和阅读型参考文献两大类。研究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主要是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观点数据,这一类文献的引用要求准确无误、恰当明确,所以研究生论文中的文献要力争做成引文参考文献。
  • 2022-05-20
    学术指南(第64期) |南大核心CSSCI全部学科期刊目录公布!
    文章来源|老踏科研联盟、新大众哲学老踏科研联盟一个文艺范儿的科研大叔与你聊聊社科·学术·成长那些事儿。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战!660篇原创内容公众号CSSCI(2021-2022)来源期刊与扩展期刊已正式发布,与以往相比,本版目录分成了26个学科门类,新增冷门绝学1个学科门类。伴随着新一轮期刊目录的发布,围绕学术评价体系和标准的讨论会再次变热。我们也期待更为良性的学术评价标准的产生和发展。CSSCI 来源期刊(2021-2022)共585种,分学科按刊名音序排列1.马克思主义理论(23本)(点击图片即可放大)新增:人民日报、光明日报2.管理学(36本)(点击图片即可放大)新增: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治理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3.哲 学(14本)(点击图片即可放大)新增:逻辑学研究4.宗教学(3本)(点击图片即可放大)无新增5.语言学(25本)(点击图片即可放大)新增:外语教育研究前沿、语言研究6.外国文学(6本)(点击图片即可放大)新增:外国文学动态研究7.中国文学(18本)(点击图片即可放大)新增:中国文学批评8.艺术学(23本)(点击图片即可放大)新增:电视研究、戏剧(中央戏
  • 2022-05-20
    学术指南(第64期) |纯干货 · 收藏:定性研究论文写作指南!
    文章来源:社科学术圈1.前言/背景介绍描述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社会背景和清晰阐述具体研究问题。如研究在哪里开展的,研究的社会背景和脉络是什么,以及本研究对该领域的实践和政策等方面的有什么重要意义。将本研究问题和具体的研究目标跟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健康问题或相关知识、理论联系起来。简要论述为什么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该研究问题。2.文献回顾首先,回顾与本研究问题相关的最新研究发现。其次,简要讨论相关的,尤其是研究对象相关理论视角。然后,指出在回应类似研究问题的复杂性时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可能会遇到的局限。最后,总结以往研究的优点和不足。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部分应详细阐述开展本研究的原因、研究过程以及执行步骤。应注意,如果定性研究只是研究所采取的混合研究方法(mixed methods)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在文章中应尽早明确这一点。描述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或者所持观点和立场,包括可能会影响到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研究者的个人特征和背景。描述作者的反身性(reflexivity)不仅能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作者是如何看待研究对象和研究本身,而且对透明化(transparent)研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此部分一般需交代以
  • 2022-05-20
    学术指南(第63期) |为啥读完文献,却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
    文章来源:SCI发表辅导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读文献是在科研路上行稳致远最基础的一步。然而,往往是这样最基础的一步,却难倒了无数致力于投身科研事业的初学者。那么,怎么样才算是研究透了一篇文章,并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怎么样读文章,和怎么样在文章的基础上升华文章内容。按照下面这个步骤来,相信你很快就能掌握阅读文献的精髓!搞清楚自己的目的很多学生反应,自己明明很努力的在读文献了,甚至可以说很努力了,一天十篇的在读,但是就是没有想法。读了那么多文章导师要他介绍下研究现状还说不出一个一二三四来,甚至不如别人就看一两篇论文的。其实这里就陷入了误区,读文献的目的不是为了读文献而读,而是应该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读。例如,你想要了解这个领域大家都是用什么试验手段来获取数据,在读文献时就应该重点关注试验描述的部分,其他部分就可以粗略跳过。你想要关注试验的结果,重点就应该在论文的讨论部分。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挑选高质量的期刊对于文章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看它究竟是发表在什么期刊上面。越高质量的研究就越不可能发表在一般的期刊上,与其在一般的期刊上
  • 2022-05-20
    学术指南(第63期) |论文摘要信息不对称?什么意思?
    文章来源:社科学术圈作者:邹小荣,苗 变,陈金芳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原意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处于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理论表明“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本身也是市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不仅存在于股市沉浮、信贷配给、商品促销等经济活动领域,而且已延伸到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教育、医疗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不对称导致社会资源不能优化配置,使社会的管理成本增加,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其质量和数量能够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和水平。我国是个科技论文大国,但非科技实力大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科研成果的传播不畅有关。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国际重要检索系统通常采用英语。它们在收录一篇论文摘要时,主要看这篇文章的英文摘要写得好不好。科技
  • 2022-05-20
    学术指南(第62期) |6位C刊主编告诉你,论文为什么难发表?
    文章来源:学界、壹学者科研论文就是科研成果的体现,是以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产生新知识的表达形式。论文的实质结论,要有真知灼见,没有以实实在在的研究为前提,是不会有高质量论文出现的。从目前投稿情况看,有50%的稿件不是论文,而只是一般的经验和体会。因此,论文必须以研究为前提,必须找到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产生新知识,提出新观点,有创造性和学术性,才是真正的论文。相反,只重复名家的观点,没有实质的知识,没有独特的观点,没有真知灼见,没有学术价值,这样的“论文”注定是写不好的。——编者按编辑简介刘第红 :《高教探索》编辑部主任赵大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副主编田卫平 :《学术月刊》总编辑刘曙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江中孝:《广东社会科学》总编辑胡智锋:《现代传播》主编刘第红:论文为什么难发表科研论文就是科研成果的体现,是以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产生新知识的表达形式。论文的实质结论,要有真知灼见,没有以实实在在的研究为前提,是不会有高质量论文出现的。从目前投稿情况看,有50%的稿件不是论文,而只是一般的经验和体会。因此,论文必须以研究为前提,必须找到科学的研
  • 2022-05-20
    学术指南(第62期) |阅读了海量文献,你为什么写论文还是不行?
    文章来源:社科学术圈 作者:乐游今天有个读者通过QQ跟我交流了很长时间关于文献阅读的问题,我忽然意识到,其实很多人,对于文献阅读,还是没有走出一个常见的误区:文献阅读,越多越好;文献笔记,越多越好。虽然关于是否应该大量阅读文献,各方意见不一。但抛开阅读数量不谈,文献阅读的质量,其实更加重要。关于文献阅读,我认为有两个直接目的。这两个目的,需要使用的方法并不相同。很多人只意识到第一个目的,完全忽视第二个,也就产生了常见的读了大量文献,做了大量笔记,依然写不出好论文。修炼“内功”这个层面的文献阅读的目的,着重掌握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修炼内功。怎么理解?首先,密切关注重点期刊的最新文章。你的研究领域内,一定有几本期刊重点期刊(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自己领域有哪些期刊是重点,而你的导师师兄师姐又不能告诉你,那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你打开CSSCI期刊目录,找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内那些期刊,开始看就可以了),这些重点期刊的网站收藏一下,不定期的打开看看,每期的新文章里只要有跟你的研究领域相关的,就下载下来阅读。其次,经典文献,一般是在本领域重点期刊发表的、本领域重点学者撰写的、引用比较高的文章。各领域差距
  • 2022-05-20
    学术指南(第61期) |不合格硕士学位论文存在的典型问题!
    来源:社科学术圈 作者:李敏 陈洪捷根据词条的词频统计状况,按占比情况由高到低排列,不合格学位论文大致存在“作者科研能力不足”“论文规范性欠缺”“论文创新性和价值性不高”“文献综述质量较低”“作者学术态度和行为不端正”及“选题意义和严谨性不够”六大问题,占比分别为 38%、29%、13%、8%、7%和 5%。由于这六大问题下面又衍生出多个问题,受篇幅限制,本文仅从“不合格论文”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总结归纳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作为不合格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典型特征进行讨论,并摘录部分专家评阅意见为佐证。不合格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典型特征分析(一)作者科研能力不足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言,科研能力是衡量硕士研究生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而作为教育成果集中体现的学位论文,其所反映出的科研能力的强弱,可以作为判断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作者科研能力不足,是“不合格论文”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占比为38%。从学科门类来看,这一问题在人文社科类论文中比自然科学类论文更为严重。1.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主要包括:①文不对题。即论述不能很好地切合论题,甚至跑题
  • 2022-05-20
    学术指南(第61期) |撰写论文的拇指法则
    文章来源:学位与写作这里分享荷兰国际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球观测研究所研究人员亨格和古尔德(Hengl Gould,2002)的”撰写论文的拇指法则“。原文获取路径:Hengl,T.andGould,M.,2002.Rulesofthumbforwritingresearcharticles,https://webapps.itc.utwente.nl/librarywww/papers/hengl_rules.pdf原文pdf文档:写好文章的拇指法则 by Hengl Gould原文特点:文章本身就是按照拇指法则书写的。在论文的各主要部分,对每一段落的要求进行了注释。例如,对摘要和关键词的要求进行了注释:对讨论的各段落的要求进行了注释:原文可免费使用但不能用于商业目的:You are free to distribute this document, or use it in class, as long as you give credit to the source and you dont use it for any commercial purposes. In Ensche
  • 2022-05-20
    学术指南(第60期) |五种类型方法讲解论文研究方法与手段(附范例)
    文章来源:学界、学术成长学苑论文研究方法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解释了你是如何进行研究的,你的数据来自哪里,你使用了什么样的数据收集技术等等。那么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学术论文中较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一方面借此加深大家对学术研究方法的了解,另一方面希望大家能够结合个人情况选择出最适合自己。一、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哪些?(一)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一般是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获得大量数据,进而对调查中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1. 典型例子调查法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问卷调查法。它是通过书面提问收集信息的一种方法,即调查人员编制调查项目表,分发或邮寄给相关人员,询问答案,然后收集、整理、统计和研究。2. 研究步骤(1)确定调查课题确定题目时要注意选题是否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要注意选题切忌太大,也要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劳动。(2)制定调查计划要明确调查课题、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手段、调查步骤、
  • 2022-05-20
    学术指南(第60期) |学位论文致谢:重要性、不足、建议和样板
    文章来源:学位与写作本文分几个板块分别介绍致谢的重要性、致谢可能存在的不足、书写的致谢建议、几个致谢样板。一. 致谢的重要性1国外学位论文的致谢一般处在论文封面和目录之间。而国内则放在正文之后。2博士学位论文的致谢部分是学位论文阅读最广泛的部分According to one source,theAcknowledgements section of a Ph.D. dissertation is the most widely readsection.Whether you believe this or not, many individuals who helped you in the processof writing may check to see if, indeed, they have meant something to you.——WRITING ACKNOWLEDGEMENTS: Saying“Thank You”二. 致谢中可能存在的问题1 态度抄袭:将学长的致谢拷入到自己的学位论文之中,仅替换姓名等名词来当作自己的致谢。2 对导师和评委等进行不合适的评价: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54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7/26 跳转到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3501号

邮编:250353

师德师风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531-89631733

师德师风违规行为举报邮箱: tsg@qlu.edu.cn

相关链接

学校首页

CALIS中心

CALIS省中心

NSTL

CADAL

国家图书馆

省高校图工委

DRAA

版权所有©齐鲁工业大学图书馆 鲁ICP备05046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