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我的图书馆
  • 首页
  • 概况
    • 图书馆简介
    • 馆舍风貌
    • 组织机构
    • 规章制度
    • 图书馆黄页
    • 交流平台
    • 开放时间
    • 常见问题
  • 资源
    • 校外访问
    • 中文数据库
    • 外文数据库
    • 试用数据库
    • 自建数据库
    • 网络资源
    • 资源培训
    • 馆藏目录
    • 读者荐购
    • 工大文库
    • 版权公告
  • 科研
    • 科技情报研究
    • 科技智库咨询
    • 创新战略
    • 数据+智能
    • 多模态数据分析
  • 服务
    • 情报研究服务
    • 智库咨询服务
    • 信息素养讲堂
    • 信息化系统
    • 学 科 服 务
      • 学科服务平台
      • ESI高被引
      • 学术指南
    • 阅读推广
      • 校长推荐书目
      • 图管会
      • 悦读沙龙
      • 好书推荐
      • 校园阅读活动
      • 工大读书节
      • 新生专栏
    • 借阅服务
      • 馆藏分布
      • 借阅权限
      • 借阅证
      • 借阅规定
      • 违章处理
      • 借阅排行
      • 自助服务
      • 中图分类法
    • 馆际互借
    • 科研服务
      • 原文传递
      • 检索认证
      • 工具软件
      • 论文服务
      • 文献查重
      • 读者咨询
    • 图书捐赠
    • 参考咨询
      • 检索认证
      • ESI往期数据汇总
  • 期刊
    • 山东科学
    •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 党建
    • 组织机构
    • 政策法规
    • 学习园地
    • 工作动态
  • 研究生培养
    • 工作动态
    • 招生信息
    • 师资力量
    • 学术活动

服务

  • 情报研究服务
  • 智库咨询服务
  • 信息素养讲堂
  • 信息化系统
  • 学 科 服 务
    • 学科服务平台
    • ESI高被引
    • 学术指南
  • 阅读推广
    • 校长推荐书目
    • 图管会
    • 悦读沙龙
    • 好书推荐
    • 校园阅读活动
    • 工大读书节
    • 新生专栏
  • 借阅服务
    • 馆藏分布
    • 借阅权限
    • 借阅证
    • 借阅规定
    • 违章处理
    • 借阅排行
    • 自助服务
    • 中图分类法
  • 馆际互借
  • 科研服务
    • 原文传递
    • 检索认证
    • 工具软件
    • 论文服务
    • 文献查重
    • 读者咨询
  • 图书捐赠
  • 参考咨询
    • 检索认证
    • ESI往期数据汇总
  • 当前位置:首页  服务  学 科 服 务  学术指南
  • 学术指南

  • 2022-10-19
    学术指南(第80期) |如何写cover letter(投稿附言)
    文章来源:学位与写作投稿时,除了提交稿件,还需要起草一份附言,称为投稿附言(cover letter),是写给编辑的关于稿件的说明。投稿附言是用于传达关于你的稿件的许多重要信息的机会,可以帮助编辑更快地做出决定。因此,如果按要求书写投稿附言,会给编辑留下好的印象并更有利于编辑善待稿件。目前,大部分出版物都采用在线投稿,在线投稿系统提供了录入或上传投稿附言的窗口。一些出版物会给出如何写投稿附言的详细指南。对于这类出版物,只需要按照指南要求书写投稿附言即可。1 《自然·方法》期刊附言要求艾莉森·多尔(Allison Doerr)在《自然》博客上给出了针对《自然.方法》期刊的投稿附言要求,指出投稿附言应该包含如下内容:对稿件的要点进行通俗易懂的、非技术性简介,指出稿件为何重要或者有何潜在影响。简单解释一下与以前工作相比的新奇之处和具体进展,但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这种方法能实现什么和不能实现什么。建议审稿人,包括姓名、头衔、电子邮件地址和单位信息。建议被排除的审稿人,如果你认为这些人与你有潜在的利益冲突。可以介绍一下之前发表过的相关工作,以表明有了相关基础。指出论文中不同寻常的地方,例如有什么重要
  • 2022-10-19
    学术指南(第80期) |超级强大!不会写实证论文?看完你就懂了!
    文章来源:社科学术圈、计量经济圈作者:陈强导读:跟随世界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数量化研究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研究的主流。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中数量化程度非常高的一门学科,其本身还是脱离不了社会科学本身的限制,经济学的主要使命是帮助我们认识复杂的经济世界,更多时候是对经济现象提出合理解释。一篇严谨的经济学论文,一般需要三个基本的要素:视点(Perspective),参照(Benchmark),以及分析方法 (Analytical Tool)(钱颖一,2002)。学习计量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实证研究,对于学习计量经济学的人而言,要写一篇有实证研究的计量经济学论文或报告时,选题、建立计量模型、选择计量方法等至关重要。今日为您带来一篇关于计量经济学实证论文写作的全面解析。1什么是论文究竟什么是论文?简单地说,论文就是对新的研究成果的汇报。为什么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可能一筹莫展?这主要是因为,平时上课做题,主要学习已有知识,只需被动消化吸收即可,有固定模式可循;而做研究写论文,则需主动创造 (哪怕是一点点) 新知识。因此,刚起步研究的学生,面临着从学习知识 (学生) 到创造知识
  • 2022-10-13
    学术指南(第79期) |C刊编辑:什么是论文的理论性?怎样提高理论性?
    文章来源:学界、中国知网,节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03),原题为《论学术论文的“学术理论性”》,作者:郇庆治,教授。研究生论文毕业答辩和向学术杂志投稿时经常得到的反馈意见是“学术理论性不强”或“理论深度不够”。当然,何谓“学术理论性”,“学术理论深度”怎样才能算是高,实际上是学术成果评价中最有争议、因而也最困难的问题。但话又说回来,“学术理论性”或“学术理论深度”确实是评价一项学术成果特别是学位论文的关键性指标,绝不是可有可无或漫无边际的东西。笔者做过十年《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的理论编辑,后来又到山东大学政治学院教了十年的书,因而对学术论文的写作慢慢有了一些心得(至少自己感觉如此)。在此,笔者愿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想法加以系统阐述,从而与大家分享。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政治学论文的写作讨论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如何理解论文的学术理论性、方法论与研究方法、论文的选题与结构安排。01如何理解论文的学术理论性应强调指出的是,笔者在这里讨论的仅仅是论文的“学术理论性”本身。这其中既不蕴涵对论文的其他性质比如“学术传播性”、“实践应用性”等的贬抑性评价,也并不认定“学术理论性”高
  • 2022-10-13
    学术指南(第79期) |什么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能够中标?
    文章来源:SCI发表辅导作者:罗之轩如今本子多难中不必多说,很多新人想取取经,但经验和智慧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更多的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分享的一些经验更具有普适性,如果都能在写本子过程中一一关照到,想必可以大幅提升中标概率。标书能中标主要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结合。硬实力就是指标书所具备的不可改变的素质。比如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前期工作/研究背景。这些东西没法编造,是什么就是什么。而这些硬实力中,研究背景又是很能决定一个标书中标与否的关键。所谓研究背景,实际上就是看你以往的科研经历有哪些成果。说的直白一些,基本就是看你的论文发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你以前承担过什么样的课题。如果你以前发表过非常好的文章,或者承担过一些重大的课题,那么评审专家自动给你加了一层“可信”滤镜。毕竟你的科研水平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那么在芸芸众多的标书中,这样的本子就很容易脱颖而出。不过,申请课题的时候硬实力是没法改变的,所以想要在已有条件下提升中标的可能,拿出一份让评审专家眼前一亮的基金标书,还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提升“软实力”:进一步提炼标书的创新性创新性是一项科研课题最重要的属性。很多审稿专家看一
  • 2022-10-10
    学术指南(第78期) |这是一篇教你写论文的纯干货文章!
    文献来源:梁博士讲堂,作者:梁博士论文结论由具体研究结果充当,不规范,换个角度重写,就变为规范甚至高水准了通过实例分析并修改,给出某学术论文“结论”的若干高水准写法某论文的结论,两种截然不同的写法,稍加仔细看就明白谁错谁对了01结构体例规划结论既可写在讨论中,也可独立成标题单写,在写作前要规划其结构体例,避免缺少结论,就是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在文中任何地方均找不到结论。如果讨论部分中已写结论,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单列标题重写结论,否则就会造成重复或跑题。所谓跑题,就是写了结论以外的内容,貌似结论,其实不是。02与目的相呼应结论针对论文的全局来写,与研究目的(目标)直接相扣,目的定下任务(承诺),结论是完成任务(兑现)。引言、题名通常定下了目的,那么结论自然就要告知目的是否实现,做得如何,水平怎样,有何问题,怎么解决。因此结论应点题(题名),与题名、引言遥相呼应。03内容有序展开依据结论的应有内容,按研究背景→成果提出→优势描述→价值意义→研究局限的常规结构有序展开。其中研究背景一项可以不写,如果写,也一定紧密围绕主题,不偏不倚,简洁短小,高度概括。其他项也应按研究领域范围和内容复杂程度等
  • 2022-10-10
    学术指南(第78期) |没有正确的方法,好文献也读不出价值!
    文献来源:SCI发表辅导读文献俨然已经成了研究生的必修课,但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读好一篇论文。阅读文献不仅体现在阅读速度,更要在阅读效率和阅读内容的精髓上牢牢掌握技巧。阅读文献、管理文献、整理文献是从事科研的小伙伴需要很重视的三个重要问题。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详细的阅读文献的方法。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阅读”文献前,我们需要做一个准备工作——对研究领域要有所了解。有的朋友会说,我读文献就是因为对这个领域或者这个方向没有了解才读的。其实这样不对。如果你一头扎进一个新的领域,对这个领域完全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就去读一些研究性论文,那么读起来就会非常累非常困难,看到的很多技术、方法都不明白不清楚,这样就很容易陷入读是读下来了,但是收获和理解却寥寥无几的境况。想要加强对文章的理解,你需要起码对这个研究领域有一点了解。了解这个领域大体概况,研究者们都在研究什么,都有什么分支方向。更具体的了解还包括,这个领域有什么常见的方法、技术,或者有什么“基础知识”。这个时候你再回过头来看文献,你会比较容易找到这篇文献在整个知识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它属于哪个大的研究方向,研究了什么类型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了解
  • 2022-09-30
    学术指南(第77期) |论文的结论(总结论)改了又改,仍不到位,那就用这十条规则来试试吧
    文献来源:梁博士讲堂,作者:梁博士论文结论由具体研究结果充当,不规范,换个角度重写,就变为规范甚至高水准了通过实例分析并修改,给出某学术论文“结论”的若干高水准写法某论文的结论,两种截然不同的写法,稍加仔细看就明白谁错谁对了01结构体例规划结论既可写在讨论中,也可独立成标题单写,在写作前要规划其结构体例,避免缺少结论,就是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在文中任何地方均找不到结论。如果讨论部分中已写结论,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单列标题重写结论,否则就会造成重复或跑题。所谓跑题,就是写了结论以外的内容,貌似结论,其实不是。02与目的相呼应结论针对论文的全局来写,与研究目的(目标)直接相扣,目的定下任务(承诺),结论是完成任务(兑现)。引言、题名通常定下了目的,那么结论自然就要告知目的是否实现,做得如何,水平怎样,有何问题,怎么解决。因此结论应点题(题名),与题名、引言遥相呼应。03内容有序展开依据结论的应有内容,按研究背景→成果提出→优势描述→价值意义→研究局限的常规结构有序展开。其中研究背景一项可以不写,如果写,也一定紧密围绕主题,不偏不倚,简洁短小,高度概括。其他项也应按研究领域范围和内容复杂程度等
  • 2022-09-30
    学术指南(第77期) |看的文献又多又杂?一文教你如何高效阅读文献
    文献来源:SCI发表辅导读文献俨然已经成了研究生的必修课,但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读好一篇论文。阅读文献不仅体现在阅读速度,更要在阅读效率和阅读内容的精髓上牢牢掌握技巧。阅读文献、管理文献、整理文献是从事科研的小伙伴需要很重视的三个重要问题。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详细的阅读文献的方法。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阅读”文献前,我们需要做一个准备工作——对研究领域要有所了解。有的朋友会说,我读文献就是因为对这个领域或者这个方向没有了解才读的。其实这样不对。如果你一头扎进一个新的领域,对这个领域完全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就去读一些研究性论文,那么读起来就会非常累非常困难,看到的很多技术、方法都不明白不清楚,这样就很容易陷入读是读下来了,但是收获和理解却寥寥无几的境况。想要加强对文章的理解,你需要起码对这个研究领域有一点了解。了解这个领域大体概况,研究者们都在研究什么,都有什么分支方向。更具体的了解还包括,这个领域有什么常见的方法、技术,或者有什么“基础知识”。这个时候你再回过头来看文献,你会比较容易找到这篇文献在整个知识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它属于哪个大的研究方向,研究了什么类型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了解
  • 2022-09-23
    学术指南(第76期) |划重点 | 为什么它是核心期刊?
    本文来源:龙江知网、社科学术圈只要一脚踏进了学术圈,那就真的满眼都是北核、SCI、CSSCI……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专业名词是指什么?又是怎么评级如何分类的呢?什么是学术期刊学术期刊(Academic 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知网截图。可以看到期刊基本信息、被收录情况、期刊等级划分、期刊影响因子等信息。刊物等级划分按照注册地划分▶CN类刊物所谓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ISSN类刊物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所谓ISS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国家图书馆学刊》知网截图。可以看到 CN 和 ISSN 两种刊号。按主管部门划分▶“国家级”期刊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 2022-09-23
    学术指南(第76期) |写到期刊心坎里去,论文写作可以这样练
    来源:学界俗话说:“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论文写作与投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作者作为乙方向期刊和读者甲方提供产品的过程。如何让这个过程更加顺利,则需要洞察期刊和读者的需求。在作者眼里,期刊是甲方;而在与评价系统和读者的关系上,期刊又是乙方,必须要满足这两者的需求。因此,理解清楚期刊需求的逻辑,有助于作者重新思考学术论文的写作。1评价指标:刊物需求的逻辑起点不论是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在编读交流会中,都会强调选题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再强调都不为过。之所以如此强调,一方面是与研究本身的逻辑契合,另一方面是期刊评价逻辑的要求。研究本身的逻辑是要求研究问题必须是“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等;期刊评价逻辑则是选题是否会被广泛传播、阅读、引用等,因为评价期刊质量往往与此相关,比如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期刊评价体系有“南大核心(CSSCI)”“北大核心”“AIM评价”等,他们的重要指标是刊物文章的“被引用率”。这种“被引用率”的原理是认为文章的质量越高,被引用的数量和概率越大。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这种“数引用”很大程度上能够大概率反映期刊的质量高低,即与选题的“重要性、创造性”具有大概率重合性。在这种
  • 2022-09-14
    学术指南(第75期) |文献综述类论文写作通关指南!
    文章来源:老踏科研联盟、社科学术圈作者:秦宇、郭为文献综述的目的任何研究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某个方面进行深化,都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因此,文献综述是研究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了解前人说过些什么,而这实际上也决定了我们能够说些什么。具体地,对于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必须弄清:1.前人是否说过。要知道前人是否说过,关键是要进行充分的文献检索。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在线数据库的广泛应用为文献检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目前,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图书馆都购买了非常齐全的中、英文数据库。只要数据库覆盖面合理并使用得当,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查到几乎所有所需的文献,省却了上世纪做研究非跑大图书馆不可的麻烦。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中的Jstor、Science Direct、CNKI等都是极佳的在线数据库。如果文献搜索结果表明自己拟做的研究别人已经做过,那么就没有必要做无为的重复,而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改换研究角度、重点或方法。2.前人说过什么。要想知道前人说过什么,就必须解答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前人研究的对象或问题是什么(what)、前人是如何(how)阐述研究问题的以及为什么(why)这样阐
  • 2022-09-14
    学术指南(第75期) |南核、北核,你更适合发哪个?
    文章来源:学界、中州期刊联盟发核心是一个刚需,即使它又贵又不稳定,但是,核心终究是评职道路上的一个拦路虎,你打败它(成功发表),你就能顺利评上高级职称;你畏惧它(不发核心),就注定无缘评级。事实就是这么残酷!!我国有五大核心,经常用到、普遍认可的还是北大核心期刊(即,中文核心)和CSSCI南大核心期刊,今天小编就来说一说南核和北核的异同,帮助你更好的决定该发哪个核心。南核北核对比(中州期刊联盟独家整理)这个表应该很直观了,基本上把所有的信息都包括在内。南核和北核就像是你的左右手,二者互为补充,同样重要,但是在你的某些特定需求下,二者的作用却是大相径庭的。关于收录期刊:南核主要收录的是文科相关专业,北核文理兼收。很多作者写文章是一把好手,但是在发文章方面却是一个小白,理工的作者上来要发CSSCI,对不起,这个真发不了。虽然职称文件上,南核北核都记载在列,但是专业不同,发的核心类型也是不一样的,这个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弄混了!对于文科大类的老师来说,评职称,南核的加分比北核要高出5-10分左右,一篇南核可以抵得上两篇北核来用。(某大学职称文件节选)那么,南核与北核,究竟该发哪一个呢?别急,继续
  • 2022-09-09
    学术指南(第74期) |干货 | 37个国家、省级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快收藏!
    ⚪本文来源:思享前沿、社科学术圈本次收集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等国家级报纸以及《北京日报》《天津日报》等31个省委机关报理论版介绍及投稿邮箱。投稿必备,快来收藏!1、人民日报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管单位:中共中央出版地:北京市网址:http://www.people.com.cn/理论版:周一至周五邮箱:lilunbu@peopledaily.com.cn2、光明日报主办单位:中共中央主管单位:中央宣传部出版地:北京市网址:http://www.gmw.cn/理论·政治:ll@gmw.cn理论·经济学:gmjjx@sina.com理论·实践:gmrbsj@gmw.cn理论·世界史:shijieshi@gmw.cn理论·党史:gmrbds@163.com理论·史学:gmrbsx@163.com理论·学术:llxs@gmw.cn国家社科基金:xueshu@gmw.cn3、中国社会科学报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地:北京市网址:http://www.cssn.cn/4、中国教育报主办单位:中国教育
  • 2022-09-09
    学术指南(第74期) |论文如何选题和陈述研究目标?
    【来源】《出版与印刷》 2017年第2期P63-66页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些是需要通过专门研究或专业人员参与才可回答或解决,有些则随着时间推移而自我发展和自我解决。由此说,作为专门的人文、社会和自然或工程技术的科学研究和研究成果——论文或报告,其并不是也不可能覆盖上述所有问题。事实上,哪些问题可以用于科学研究是有一定原则的。与此同时,特定的问题往往有时候就自带特定的研究思路或某种约定俗成的研究方案。但是,重大的创新性研究却不是这样的。一、题目来源对于想申报一项基金项目或撰写一篇论文的研究者而言,选择一个好的、有意义和有价值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有了明确的研究问题,简洁准确的题目陈述对项目评审或论文能够获得发表机会也是很重要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如同一个人的外表形象一样。假如编辑或审阅人读不懂一篇论文的题目或是不能快速地从论文题目中明白该项研究的主要目标或内容的话,那该篇论文或申请书就离“回收站”不远了。要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呢?无外乎两个:一是直接经验,另一个是间接经验。这两种来源并无优劣之分。事实上,间接经验其实还是来自直接经验,只不过因为经验感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54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5/26 跳转到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3501号

邮编:250353

师德师风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531-89631733

师德师风违规行为举报邮箱: tsg@qlu.edu.cn

相关链接

学校首页

CALIS中心

CALIS省中心

NSTL

CADAL

国家图书馆

省高校图工委

DRAA

版权所有©齐鲁工业大学图书馆 鲁ICP备05046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