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我的图书馆
首页
概况
图书馆简介
馆舍风貌
组织机构
规章制度
图书馆黄页
交流平台
开放时间
常见问题
资源
校外访问
中文数据库
外文数据库
试用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
网络资源
资源培训
馆藏目录
读者荐购
工大文库
版权公告
科研
科技情报研究
科技智库咨询
创新战略
数据+智能
多模态数据分析
服务
情报研究服务
智库咨询服务
信息素养讲堂
信息化系统
学 科 服 务
学科服务平台
ESI高被引
学术指南
阅读推广
校长推荐书目
图管会
悦读沙龙
好书推荐
校园阅读活动
工大读书节
新生专栏
借阅服务
馆藏分布
借阅权限
借阅证
借阅规定
违章处理
借阅排行
自助服务
中图分类法
馆际互借
科研服务
原文传递
检索认证
工具软件
论文服务
文献查重
读者咨询
图书捐赠
参考咨询
检索认证
ESI往期数据汇总
期刊
山东科学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党建
组织机构
政策法规
学习园地
工作动态
研究生培养
工作动态
招生信息
师资力量
学术活动
服务
情报研究服务
智库咨询服务
信息素养讲堂
信息化系统
学 科 服 务
学科服务平台
ESI高被引
学术指南
阅读推广
校长推荐书目
图管会
悦读沙龙
好书推荐
校园阅读活动
工大读书节
新生专栏
借阅服务
馆藏分布
借阅权限
借阅证
借阅规定
违章处理
借阅排行
自助服务
中图分类法
馆际互借
科研服务
原文传递
检索认证
工具软件
论文服务
文献查重
读者咨询
图书捐赠
参考咨询
检索认证
ESI往期数据汇总
当前位置:
首页
服务
学 科 服 务
学术指南
学术指南
2021-04-19
学术指南(第24期) |千万别踩毕业答辩的这些“雷”!
来源 | 社科学术圈毕业季马上来临,很多学校放出了毕业生返校的通知。在对毕业生送祝福前,我们还要多关心一句:论文答辩了没?想想也是伤感,毕业论文,可能是很多人最后一篇认真写的严肃文章了。那么,一定要给自己最完美的毕业符号。据说在很多年以前,大家是这样答辩的……虽然大多数过来人都会安慰你:没事,就是走走过场。但每个学校对答辩的严格程度都不一样。对有些高校来说,论文答辩挂掉你也是有可能哦!所以,今天要提醒大家,都拼到答辩这最后一关,下面这些小尴尬一定要尽力避免。- 01 -没好好检查答辩文本► 我答辩时论文的封面标注导师的职称是讲师,答辩老师是我导同办公室好友,当即极为愤慨地指出:你和导师交流太差,他已是副教授好吗?除了你自己的进步,论文也要反映你导的成长啊!► 现在提起都想死:本人毕业于某某政法大学,结果论文的封面赫然印下某某蒸发大学。某答辩老师戏称:这是多大仇,写个论文还要把学校整没了……► 我同学,一女生,在论文致谢上写道:感谢我的妻子和孩子对我的包容和支持……全场老师集体吐血。致谢都抄到一字不改的人,也是没谁了……正解:详细检查递交答辩委员的论文版本 。封面、目录、摘要、致谢绝对不
2021-04-12
学术指南(第23期) |参考文献要权威丰富规范
本文转载自:老踏科研联盟作者:老踏本文节选自老踏新作《发论文、拿项目其实很简单》。一般而言,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书中都有“参考文献”这个内容,通常是被放置在课题论证文本的最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书也是这样。这篇文章想给大家一些如何列举参考文献的建议。文献来源的权威性我们在项目申报书中所列举的参考文献,它的来源应该是权威的,的确是这个选题方向之下的,经过历史沉淀或同行评议而被学界公认的那些最为经典的文献,这些文献的权威性是属于学界共识的,是支撑这个学科这个研究领域的最为重要的文献。除了学界公认之外,还有一些外在指标可以作为判断文献是否具有权威性的参考。其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就是引用频次。引用频次越高,往往意味着文献拥有更大的影响力——虽然影响力和权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作为一种参照指标还是说得过去的。这里的问题在于:那些提出富有争议观点的文献往往会拥有更高的引用频次,这时就需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开那些由于存在激烈的学术争论而拥有高引用频次的文献。其实这种文献,如果我们对这个研究领域比较熟悉,是很容易识别出来的。不在我们项目申报书的参考文献中开列这类文献的好
2021-04-12
学术指南(第23期) |你正在被外国文献虐吗?学术牛人教你怎样看外国文献!
面对电脑里海量的文献信息,我们往往会感觉无从下手,更不要提阅读外国文献了。但是阅读外国文献对于把握最新科研动态,扩充自己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牛人们是怎样阅读外国文献的!牛人教你如何查找整理阅读外文文献内容来源 | 科学网、学术资源大全图片| 生活大爆炸一、如何有针对地查找文献?现在各大学图书馆里的数据库都比较全,即使不全也可以通过网络上多种手段获取文献了。所以说文献的获取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查什么样的文献?1.本领域核心期刊的文献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核心期刊,这里也不能一概唯IF论了。当然,首先你要了解所研究的核心期刊有哪些,这个就要靠学长、老板或者网上战友的互相帮助了。2.本领域牛人或主要课题组的文献每个领域内都有几个领军人物,他们所从事的方向往往代表目前的发展主流。因此,阅读这些组里的文献就可以把握目前的研究重点。怎么知道谁是“领军人物”呢?这里提供两个小方法:在ISI里检索本领域的文献,利用refine功能找出论文数量较多的作者或课题组;另一个方法,先要了解本领域有哪些比较规模大型的国际会议,登陆会议主办方的网站一般都能看到关于会议的invited speak
2021-04-07
学术指南(第22期) |蒲慕明院士:博士生学会挑选性的阅读,是做出创新性研究的关键!
来源 |海洋生态大讲堂(节选)、学术资源大全编辑 |学术君蒲慕明,1948年出生于中国南京,籍贯广东大埔县三河镇,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港科院创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aul Licht杰出生物学讲座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以下为蒲慕明所长在中科院神经所年会上的讲话整理:谈到读书,我想讲下面与创新性直接有关的,就是挑选性的阅读。你所在领域的文章不要出一篇读一篇,一下从电脑里下载一百篇,把你的领域所有文献全部下载,整天坐在那里读。对初学者来说,这种大量的阅读对你的健康是有害的(众笑),对你的创造性思维是有害的。为什么?这些文献把你的脑筋框住了,脑子里一大堆信息,你不知道怎么分析这些信息,不知道它们的重要性,哪些信息可靠?哪些不可靠?你都没有判断力。你全盘接受,把整个思路搞乱了。大家都在说创新(creativity or innovation),整个科技界都在说创新。今天就谈谈我对创新的认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来分析一下怎样的工作是创新性工作。 如何做创新工作 科研工作怎样能有创新性?创造力是从何而来
2021-04-07
学术指南(第22期) |斯坦福教授:如何查找与阅读科学论文
来源 |学位与写作原文作者: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大卫·西格尔博士(Dr. Robert David Siegel)。原文标题:“Reading Scientific Papers”。该文分享了获取所需文献的9种方式、阐明了有效阅读科学论文的方法并建议了分级理解一篇文章的5个步骤(阶段),对尚未形成自己有效阅读习惯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译者注。第一部分:找合适的论文——文章来源Bibliographic sources1. 参考文献列表当你找到一篇好文章后,你可以使用文章末尾的参考文献列表来查找不断扩充的相关文章列表。(另见下面的引文索引)。2. 可靠的期刊人们经常会翻阅两三本自己喜欢的期刊,只是为了寻找感兴趣的文章,并一般性了解科学领域的动态。大多数图书馆都有指定的栏目,展示最近收到的期刊。3.大众报刊大众报刊往往在(科学)期刊寄给科学家或图书馆之前就收到了期刊的预印本。人们可以得到有趣的线索,知道会有什么成果问世。请记住,只有极小部分的研究结果能到达大众报刊,所以相关选择往往是有偏见和/或耸人听闻的。然而,这是普通公众对科学和医学的看法,所以仅凭这一点就值得阅读。千万不要对报
2021-03-29
学术指南(第21期) |SCI期刊Submission常见问题集锦
本文转载自:丁香园论坛作者:Rafaela香非常实用的一篇干货总结,慢慢看下去,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哇~Part 01-怎么查一个杂志是不是SCI/SCIE?NCBI网址:http://www.ncbi.nlm.nih.gov/nlmcatalog/journals这个不能看出是否是SCI/SCIE,但是很方便找到杂志主页。Medsci网址:http://www.medsci.cn/sci/?action=search查询是否为SCI/SCIE: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gi-bin/jrnlst/jlsearch.cgi?PC=MASTER注:这个网址检索的是最准确的,建议以ISSN号来检索。检索出来以后,点击杂志名称下方的:Coverage即可查看。Medsci网站中杂志名称旁边的“详”也可以看见收录情况,例如:PLOS ONE 1932-6203 3.73Part 02-如何快速找到一个杂志的投稿须知,投稿入口?在NCBI网址中输入杂志的ISSN号,然后点击Electronic Links处的链接找到杂志的网址进入主页;也可以直接在goo
2021-03-29
学术指南(第21期) |撰写SCI论文时,总卡在假设检验的设计上?实例教学来了!
来源:募格课堂 作者:晨星 北宋的苏轼在《琴诗》诗里有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对于做科研撰写SCI论文也是这个道理,特别是在进行假设验证的设计时。 所谓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是一种统计推断的形式,它使用样本中的数据得出有关总体参数或总体概率分布的结论。统计学中假设检验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检验一个科学假设。 例如,你进行了一项实验,发现某种药物对治疗头痛很有效。但是如果你和科学共同体的其他人员不能重复这项实验的结果,那么没有人会认真对待你的工作。这方面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凝态物质核科学中冷聚变(Cold fusion)的研究过程,它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末被炒得非常火爆,但由于没有人能够证实或观察到有聚变反应的发生,重现实验结果,它逐渐变得模糊不清,被学术界打入冷宫。 在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核心思想是反证,也就是说并不去直接证明研究结果的实现,而是证明研究所发现的结果并没有发生(提示:它通常表示某事物发生的概率趋于或等于零,即小概率事件)。 例如,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没有导致不同的考试成绩(即零差异)。另一个例子可
2021-03-22
学术指南(第20期) |双一流高校博士生:SCI论文投稿小tips,愿你远离这些弯路
本文转载自募格课堂作者:匿名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科研小白,最近一段时间,我新撰写的论文在修改投稿,之前的另一篇文章也在被拒稿后重新转投。因为一开始的排版写作存在一些问题,一直在反反复复的修改文章的格式,无意义劳动非常痛苦,也浪费了好多时间。现在两篇文章都已经尘埃落定,我也有时间静下心梳理一下在论文撰写时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了一些我觉得新手在论文投稿前非常有必要知道的小技巧,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避免跟我走一样的弯路。同时,我在许多方面了解的可能还不够深刻,不同的学科专业之间也存在不同,因此我仅仅就目前自己认为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首先简单交代一下背景和个人情况,国内某985、双一流学校TOP专业直博生,隶属化学类偏材料方向,现已撰写发表SCI论文两篇。作为研究生,想要顺利毕业是绕不开发表SCI论文这道坎。学术论文,是反映我们科研成果的一种载体形式,也是科研工作者进行研究和表达自身取得成果的一种手段,其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主要是为了阐述最新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大家在实验取得突破后,成文的写作过程也基本相同,大体可分为:拟定提纲、写作初稿、进行
2021-03-22
学术指南(第20期) |“到底能不能用X宝查重论文?”看了这篇文章后就别再问了
本文转载自CNKI科研空间作者:小科科研疑问多,就来一起说!从写作到投稿,科研过程涉及的陷阱说法,那些不得不重点提出来细解的问题,在这全民打假日跟着小科一起来辨别吧!科研道路不是坦平的,陷阱常在,炼成敏捷的辨识力,避免屡屡踩坑,功夫要下在日常。看完科研疑惑的二三事,小科再赠你一套“科研达人养成宝典”——[CCTV2财经频道]中国知网:从未对个人提供过查重服务读博士搞科研,连这些新手常见错误还不知道,就白读了哦~研究生三年内完成课程、论文、工作,不使巧劲怎么行?复旦教授给研究生的总结: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讨论部分你的论文研究标题也研究了“研究”么?毕业论文的最后一步,别让参考文献拖了后腿(内附锦囊)“我的稿件这个月能见刊么?”一文看懂出版流程作者不能不知道的 | 论文在什么情况下可能被撤稿费劲儿写的会议论文,知网也上线了,还能投期刊?……绳短不能汲深井,水浅难以负大舟。各位科研同仁提高研究水平的同时,也需一并增强科研辨别力,在科研路上厚积薄发。/End.编辑推荐:图书馆学科服务部
2021-03-15
学术指南(第19期) |科技书刊中表注(表格的注释)有哪几类,如何处理才达标
本文转自梁博士讲堂作者:梁博士表注也称表脚,是对表格或表格中某些内容加以注释或说明的文字。表格的构成较为规整,但由于对其表达简洁性、排版格式的要求较高,再加上空间有限,即使其内容比较丰富,有时也需要对整个表格进行说明,或对表格中某一具体内容用最简练的文字进行注释、补充,这种文字就是表注。使用表注能减少表身中的重复内容,使表达更加简洁、清楚和有效。表注有出处注、全表注和内容注三类。(1)出处注也称来源注,是对表格来源的注释。这种表注宜以“资料来源:”引出。(2)全表注也称整体表注,是对表格总体的综合性注释。这种表注宜以“注:”引出(也可用“说明”字样,可省略),注文多于一条时,各条之前加上序号,每条注文应独立排为一段,末尾用句号。(3)内容注也称部分表注,是对表格具体内容的专指性注释,与表格内的某处文字相对应。这种表注应以注码引出,且应与表格内相对应的注码一致。按在表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在被注文字或数字的右上角标注注码,在表下排注码和注释文字。注码优先按行标注,即第二列第一行中的注码排在第一列第二行的前面。全表注的序号宜用阿拉伯数字后加小圆点的形式,如“1.、2.”,内容注的注码宜采用圈码
2021-03-15
学术指南(第19期) |你读懂审稿人的“潜台词”了吗?SCI论文审稿决定类型汇总
来源:募格课堂作者:晨星所谓“聂擒烟愁容可掬,屈身坐在驿亭内悬悬而望,直似望穿秋水”,当我们翘首以盼SCI论文投稿的审稿决定时也是这般煎熬。但我们的心情又是复杂的,即想收到审稿决定又担心收到的是不好的审稿决定。不管审稿结论如何,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那几个简短字母的审稿决定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即不妄自菲薄也不杞人忧天。下面,本文介绍一下那些让人惴惴不安的审稿决定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意思,以及它对你和你的文章意味着什么。Provisional accept审稿决定“Provisional accept”意味着经过同行评审,你的论文已被暂时接受发表。不过,在编辑们把你的论文交给他们的出版部门之前,期刊的编辑团队需要检查一你的论文是否具备发表的一切条件。如果有什么遗漏,他们会和你联系的。一个实例:Formal accept审稿决定“Formal accept” 意味着投稿期刊的编辑团队已经对你的论文做了所有必要的检查,并认为你的论文已经具备了出版所需的一切条件。你的论文将交给期刊的出版发行部处理了。Minor revision审稿决定“Minor revision”就是著名的“小
2021-03-09
学术指南(第18期) |颜宁:讲讲如何记实验记录
文章来源 | 知网研学、颜宁微博@nyouyou作者:颜宁颜宁微博截图从我进Shi Lab的第一天,就被导师灌输:好好记实验记录。施一公在实验室到现在还能想起进实验室rotation的第一天,正好赶上一公教当时二年级的Eric做实验,我就在旁边看着(题外话:因为第一次观摩做实验耳濡目染效果良好,于是也就成了一贯的习惯,在进实验室的第一年抓住一切机会用心观察、琢磨、总结其他资深成员做实验),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公对实验记录的重视。我大概总结一下:颜宁:给实验室博士的三点忠告颜宁在实验室1. 实验记录是给【未来的自己和其他成员】看的,每一天都要好好整理;也许很多内容,比如PCR、protein purification,每天同样的内容你都烦了,但是依旧要如实记录。别忘了,lab notes是可以用来作为呈堂证供的。我经常对学生说:你的工作体现在实验记录里。我们谈课题,你带着实验记录本给我看,如果没有当天的记录,等同于没做实验。2. 一本新的实验记录本,前面空出五页,用来做索引或者回溯的时候写一些东西;3. 每一天另起一页,标明实验日期(年月日)、标题(也就是一句话总结当天的主要实验内容,比
2021-03-09
学术指南(第18期) |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讨论部分
本文转载自:中国研究生作者:马臻“你啥时候把你们课题组的下一篇论文投出去?”我关切地问妻子(她也是博导)。她有些焦虑:“学生写的论文基本上是‘看图说话’,还缺讨论部分。”我问:“学生急不急?会不会怪你没有投稿,耽误他毕业?”她说:“着急也没用。论文不完善的话,投出去也不会中的。”看来,论文“难产”了。那么,让人为难的讨论部分该怎么写?关于讨论部分的基本常识ONE传统科研论文的写作遵循IMRD 格式,即一篇论文的主干分为四个部分,小标题分别为Introduction(引言)、Methods(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Results(实验结果或研究结果)和Discussion(讨论)。国内有些学报强调用实验数据说话,不需要作者进行讨论。但在国外SCI 刊物发表论文,作者往往要在文中展开讨论。很多用英文写的短论文(快报、通讯)虽然没有列出上述四个小标题,但也包含了一段甚至数段讨论内容。很多研究生写论文习惯于描述“这条曲线先上升,后下降”,却给不出“神采飞扬”的讨论。审稿人读到这样的论文,就会想:即便得到这些数据,又怎样呢?这篇论文有什么重要性?一篇好的论文,不能仅仅停留在罗列数据,更要提炼出有深
2021-03-02
学术指南(第17期) |如何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北师大博导给出3个建议!
本文转载自:社科学术圈作者:瞿林东如何确定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学位论文选题,是许多导师非常关注的问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曾刊发了一些很有启发性的文章,读后很有教益。这里,我就自己的思考并结合指导博士生的实践,讲几点认识。一、关于前沿性或创新性问题一般说来,博士学位论文应在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前沿性或创新性的特点。这是衡量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人们的共识。那么,怎样理解前沿性或创新性呢?按照我的肤浅认识,“前沿性”主要是指当前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重要问题,或是目前某一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创新性”主要是指对某一研究领域的开拓性研究,而这一研究领域未必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但其研究成果却突破了原先研刁、究上的藩篱,获得了新的结论,加深或拓宽了人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前沿性研究成果和创新性研究成果都应具有比较突出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果这个认识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前沿性”研究与“创新性”研究都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二者有其相通之处,但多少还是有所区别的。认清这一点,对于导师同博士生共同商讨、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前沿”问题无疑十分重要,这对推进学科发展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5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3
/
2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