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我的图书馆
  • 首页
  • 概况
    • 图书馆简介
    • 馆舍风貌
    • 组织机构
    • 规章制度
    • 图书馆黄页
    • 交流平台
    • 开放时间
    • 常见问题
  • 资源
    • 校外访问
    • 中文数据库
    • 外文数据库
    • 试用数据库
    • 自建数据库
    • 网络资源
    • 资源培训
    • 馆藏目录
    • 读者荐购
    • 工大文库
    • 版权公告
  • 科研
    • 科技情报研究
    • 科技智库咨询
    • 创新战略
    • 数据+智能
    • 多模态数据分析
  • 服务
    • 情报研究服务
    • 智库咨询服务
    • 信息素养讲堂
    • 信息化系统
    • 学 科 服 务
      • 学科服务平台
      • ESI高被引
      • 学术指南
    • 阅读推广
      • 校长推荐书目
      • 图管会
      • 悦读沙龙
      • 好书推荐
      • 校园阅读活动
      • 工大读书节
      • 新生专栏
    • 借阅服务
      • 馆藏分布
      • 借阅权限
      • 借阅证
      • 借阅规定
      • 违章处理
      • 借阅排行
      • 自助服务
      • 中图分类法
    • 馆际互借
    • 科研服务
      • 原文传递
      • 检索认证
      • 工具软件
      • 论文服务
      • 文献查重
      • 读者咨询
    • 图书捐赠
    • 参考咨询
      • 检索认证
      • ESI往期数据汇总
  • 期刊
    • 山东科学
    •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 党建
    • 组织机构
    • 政策法规
    • 学习园地
    • 工作动态
  • 研究生培养
    • 工作动态
    • 招生信息
    • 师资力量
    • 学术活动

服务

  • 情报研究服务
  • 智库咨询服务
  • 信息素养讲堂
  • 信息化系统
  • 学 科 服 务
    • 学科服务平台
    • ESI高被引
    • 学术指南
  • 阅读推广
    • 校长推荐书目
    • 图管会
    • 悦读沙龙
    • 好书推荐
    • 校园阅读活动
    • 工大读书节
    • 新生专栏
  • 借阅服务
    • 馆藏分布
    • 借阅权限
    • 借阅证
    • 借阅规定
    • 违章处理
    • 借阅排行
    • 自助服务
    • 中图分类法
  • 馆际互借
  • 科研服务
    • 原文传递
    • 检索认证
    • 工具软件
    • 论文服务
    • 文献查重
    • 读者咨询
  • 图书捐赠
  • 参考咨询
    • 检索认证
    • ESI往期数据汇总
  • 当前位置:首页  服务  学 科 服 务  学术指南
  • 学术指南

  • 2021-03-02
    学术指南(第17期) |如何写出高水平博士论文?从研读文献到论文写作的最全指导!
    本文来源:募格课堂、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科学网、北大国发院管理博士项目作者:蒲勇健博士论文的写作是博士研究生主要要完成的工作。由于存在着较高的难度,较长的写作周期,以及在创新,写作规范,实际及理论意义等方面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完成一般说来是有相当难度的。一篇好的博士论文不仅是一本好的学术专著,而且还是具有理论创新价值的学术探索成果。一个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就应该达到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学者的转变,就应该变成为所研究领域的一位专家。尽管对于博士生有着如此高的要求,博士论文的写作还是存在着一些规律可寻的。下面,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包括自己读博士的经验和带博士生的经验),我简单谈一谈关于如何准备博士论文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研读文献一般来说,一个博士生在入学后就已经确定了其博士论文所属的领域或者方向,因为这是在报考和录取时就确定好了的,除非入学后还要进行修改,而那是另当别论的。在第一年完成博士课程的学习并且取得应有的学分之后,就自然进入了文献的收集和研读的过程中了。文献的收集及研读对于博士论文来说既是一个开始,又是非常关键的。你过去没有进行过研究,现在也没有仔细研读该领域中别人的研究成
  • 2021-01-12
    学术指南(第16期) |如何对待审稿人的意见?这样回复你就离顺利发表论文不远了
    本文转自“募格课堂”,作者:阿冬。昨天晚上,点开期刊投稿系统,发现一篇投稿文章经过漫长5个月的等待,终于有了外审回复的消息,心情一下就变得激动起来,但没隔几秒钟,又迅速的低落下去,原因是一位审稿人居然接连提了5条具体的修改意见,而且每条看起来都不那么友善,以至于我一晚上都未能入眠,反复思考该如何恰当的给与审稿人回复。说实话,自投身科研界以来,这样的情形早已司空见惯,每次遇到时,我都要失眠好多天,而且每次都是绞尽脑汁,字字斟酌,生怕自己的答复忤逆了审稿人的初衷。我想我的经历绝不是个例,而是所有科研人的通病,也是大家的共识,毕竟审稿人的满意与否将直接决定着你文章的生死。因此,如何将审稿人的意见如“圣旨”一般的逐字逐句落实,考验着一个科研人最基本的功底。有人可能会说,你这话有点危言耸听,与实际严重不符。但现实中,你却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容不得你有半点辩解。即使你目前的遭遇未必如此,但字字珠玑的回复绝对会让你受益匪浅。我曾经也年少无知,与很多年轻人一样,心高气傲,对审稿人的意见满不在乎,甚至一度发出审稿人水平咋这样低,提的是什么狗屁意见的牢骚,因此从一开始就先入为主,并从思想上产
  • 2021-01-12
    学术指南(第16期) |SCI论文的摘要如何写——步步为营式的写作方法
    本文转载自“梁博士讲堂”,作者:梁博士。摘要写作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从正文中提取主题内容(关键、核心内容),二是将题名进行扩展丰富,再按逻辑顺序将各部分内容表述出来,前一种方法较常用。因为研究领域、文体、内容侧重、个人风格、英语水平等的不同,再加上语言之间的差异,摘要写作既有共性要素需要呈现,也有个性要素需要灵活对待。作者应懂得摘要写作的基本思路、步骤,掌握一定方法、技巧,虽然语言问题可以通过后期的英文润色去解决,但摘要的内容和结构还是需要作者在前期不断推敲而搞定。摘要写作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写前准备、内容规划、语言表述和最后定稿,步步为营,一步一敲定。一、写前准备摘要是正文的浓缩,正文是摘要的母材。摘要写作应在正文写好之后。所谓写好,就是已定稿或基本定稿。正文写好后,论文的内容就固定了,摘要的内容再从中选取而定。如果正文未写好就写摘要,就可能有日后因正文内容变化而导致重写摘要的情况。接着再确定论文的文体,文体不同,所需摘要的类别就会不同,写法存在差异,如原创论文、研究报告等的摘要常为报道性摘要,观点(视角)、研究简报等的摘要常为指示性摘要,综述的摘要既可为报道性摘要,也可为指示性
  • 2021-01-06
    学术指南(第15期) |既被撤稿又被定为学术不端!到底是谁在逼我们“一稿多投”?
    来源:募格课堂作者:乘风破浪每一位有过比较充足投稿经验的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都对当前的期刊投稿模式怨声载道,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期刊冗长和毫无反馈的投稿周期。一方面是频繁出现的一稿多投、一稿多发造成的学术不端,给期刊社和作者单位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漫长的投稿周期,快节奏高强度的科研论文考核压力之下,学术论文投稿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那么可以深入的分析一下,到底是谁在逼我们一稿多投。01现阶段的投稿主要是哪些渠道?(1)官方网站的论文投稿系统-占据较大比重进入方式:各期刊的官方网站的投稿系统。优点:可以看到投稿论文所处于的各个状态,可以接收到论文评审反馈,便于与编辑互动沟通。缺点:资料填写复杂,反馈不及时,存在僵尸系统。图1:某期刊的投稿系统审稿流程(2)邮箱投稿纸质期刊征文启事,学术会议征文启事,一般都会有投稿邮箱。进入方式:通过期刊的正确投稿邮箱投稿优点:投稿便捷方便,省时省力,快捷高效缺点:不利于作者了解论文的评审情况,反馈不及时,审阅周期长,无法查询稿件的审稿状况。图2:某学术会议的期刊支持(3)会议推荐录稿一些学术会议收录的会议论文会优先向合作期刊推荐优质的会议
  • 2021-01-06
    学术指南(第15期) |社科项目申请书撰写技巧,讲的太全面了!
    本文转载自:社科学术圈作者:赵芳芳社科项目,即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进行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及富有地方特色的优长学科建设,在一定期限内进行的社会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社科项目立项评审没有答辩环节,《申请书》和《活页论证》成为了能否立项唯一依据,因此,申请人应当高度重视申报材料的质量。一、社科项目的资助重点和主要来源社科项目大多要求能为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所以其主要资助重点可以总结为6个方面:(1)用于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2)用于资助重点支持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3)支持有利于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4)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5)支持具有重大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抢救和整理研究,(6)支持对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研究等。依据项目主管部门级别的不同,社科项目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校级等。主要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社会科学项目、市社会科学项目、校社会科学
  • 2020-12-31
    学术指南(第14期) |弄清这六个问题,让文献阅读更高效
    作者简介喻歆茹,2019年毕业于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现就职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实习研究员。目前从事的科学研究主要是:1. 近海养殖环境及食品中新型污染物的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环境行为和归趋研究;2. 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成果:[1]Yu, X. R., Zhang, Z. M., Li. W., Zhang, R. R., Jiao, H. F., Zhao, J., Sun, A. L., Shi, X. Z., Chen, J.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ispers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s for removal of matrix components of bivalve shellfish extracts in the GC–MS/MS analysis of amide/dinitroaniline/substituted urea herbicides
  • 2020-12-31
    学术指南(第14期) |投稿前选择目标期刊,除了考虑六大要素外,还有一个后起要素可别忽视了
    论文写成是为投出去,作者应先选择合适的期刊,有的作者甚至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或论文撰写之前,就已心中有数,确定了目标期刊。可以说,作者是为了在某一期刊发表论文才开始撰写论文的,将论文投在水准相当或所期望的某一期刊上。向不合适的期刊投稿,通常会遭遇在编辑初审环节就以“不合本刊要求”“与本刊刊登方向不符”等理由而被快速退稿的不爽之事,最终就会延误论文的发表。为了增加投稿的命中率,作者在选择目标期刊时,应该花费较多的工夫,首先正确评估自己论文的学术水准,然后大体了解目标期刊的档次,最后选择出与自己论文水准相匹配的期刊。选择目标期刊通常考虑的六大要素是:01 期刊办刊宗旨和报道范围02 期刊的影响因子及知名度03 论文处理时间和发表速度 04 大体退稿率(也称淘汰率)05 参考文献发表在哪些期刊06 投稿与发表是否需要交费了解了期刊的以上六大要素后,就对该刊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相当于投稿前的期刊情况摸底。然而,还有一个新要素,也不要忽视,这个要素是以前是没有过的,而现在确实是有了,而且还有增多的趋势。这个新要素是什么呢?目前期刊非常多,而且每年还会有大量新刊涌现出来,再加上互联网和大数据环境
  • 2020-12-21
    学术指南(第13期) |文科研究生学术论文选题的三大原则!
    经常听到研究生感叹,不知道如何选好学术论文的选题。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学术论文能否选取一个好选题,是论文写作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文科类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应当从选好论文标题做起,通过对论文选题的锤炼,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学术论文的水平,这也是培养提高自身研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一、在最感兴趣的问题探究中选择论文题目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应该是一件十分愉悦的创造性工作,不应当成为负担。我反对为论文而写论文。许多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都有对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若干篇学术论文的要求,研究生完不成规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发表任务就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不能取得学位。某些高校甚至规定,在导师的科研考核中,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只要加挂导师的署名,就可以算作导师的科研业绩,这更加助长了导师极力鼓动研究生写学术论文的风气,然而论文的质量却每况愈下。笔者以为,对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首先在于培养研究生写作学术论文的兴趣。这种兴趣就是发现科学问题、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只有当研究生对某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科学兴趣之后,才会萌发撰写学术论文的强烈冲动,没有写作冲动很难写出一篇上佳的学术论文来。这种写作冲动
  • 2020-12-21
    学术指南(第13期) |学术新锐Chin博士讲座之二:如何创作高水平论文(下)
    【编者按】在上次的推文中,我们跟随学术新锐Chin博士的脚步,一起了解了对于高水平论文的创作而言,兴趣和模仿、文献查找,以及学科交叉视野的重要性。今天,让我们继续,看看还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我们的论文创作水平。主讲人:Chin文字整理:袁丽清第四方面:问题导向因为如果我们的研究是以问题作为出发点,那么就会发现问题有的时候可不管你是哪个学科的,比如说我们经典的,哲学里面的“心生问题”,现在我们会发现神经科学家比哲学家感兴趣得多,意识问题也是这样子的,包括我们说人类非理性的决策,行为经济学家可能有的时候比心理学家也更感兴趣。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能够寻找到一个你所属的研究领域里面的,一个比较值得做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还是可以来做一些研究。那么这种呢,我把它叫做问题导向,而不是说单纯性质的一种介绍,或者我们说在文章类型上,我们知道人文社科类的分类标准,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的文章。当然我主要是按照美国心理学会的建议,那么这个建议呢,因为心理学比较奇怪,它是唯一一个既属于自然科学、国际科学联合会以及国际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联合会的,同时隶属于这两个理事会的成员的唯一的学科。我觉得来自
  • 2020-12-15
    学术指南(第12期) |研究生英文论文发表之路如何开启?
    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是研究生学习阶段科学研究素质训练的必要环节。发表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科技论文,是目前许多科研院所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呼声要求不能硬性规定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但笔者认为,发表论文只是一种形式,背后所包含的能力和素质训练绝对是必要的,比如文献阅读和总结的能力、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材料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术规范的训练等。所以应该辩证地看待论文的作用,不宜过分夸大,或者简单机械地根据论文数量和刊物级别进行评价,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全面否定。大多数院校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相关的课程,研究生在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论文各个要素的结构、语言特征及撰写技巧等方面可能接受了部分训练,但对论文投稿过程和发表技巧方面的知识,大都由导师或者学长进行一些零星的经验传授,缺乏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论文初稿完成后,投稿、改稿以及最终接受之前的各个环节,都关系到论文是否能够最终发表,所以如何投稿也非常重要。前人已发表过不少关于论文写作与发表技巧的文章,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在论文投稿和发表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详细介绍如何选择期刊、如何推荐审稿人、如
  • 2020-12-15
    学术指南(第12期) |学术新锐Chin博士讲座之一:如何创作高水平论文(上)
    Chin:心理学博士,哲学博士后,副教授。近年来先后在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Frontiers in Psychology,《科学通报》《教育研究》《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应用心理研究(台湾)》《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SSCI检索7篇,CSSCI/CSCD检索6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引15篇,论点摘要4篇。获* *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博士论文获2013年度* *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3部。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计划攻关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特别资助项目1项、一等资助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青年基金2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人文社科攻关项目1项、青年基金4项。兼任Frontiers in Psy
  • 2020-12-09
    学术指南(第11期) |“三步走”流程:如何在论文写作中高效运用文献?
    文|西马兔流程到底有多重要?世界著名杂志《连线》(Wired)创始主编凯文·凯利(Kevin Kelly)说过这么一段精彩的话:“在过去二百年里,我们最伟大的发明恰恰是科学流程其自身,而非某个特定的工具或玩意儿。一旦我们发明了科学方法,就能立即创造出数以千计的神奇事物,而这是用其他方法所做不到的。这种能够产生持续改变和改进的方法性的流程要比发明任何产品都强上百万倍,因为自这种流程发明以来,我们已经借助它生成了数以百万计的新产品。正确掌握这种流程,它就能源源不断地带给我们好处。”科研写作也是如此,要想有源源不断的产品诞生,首要的是锻造一个具有高效生产力的写作流程。总体写作流程包含各种子流程:比如运用文献的流程、锻造文章结构的流程、修改稿件的流程等等。由于受篇幅限制,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个高效运用文献的写作流程。流程第1步根据论文主题查阅文献,确立分论题这是流程迈出的第一步,关键之处是要注意两类不同性质的论文在查阅和整理文献时的区别。依据论题的创新性程度,可以把论文分为两类:一类是论题创新较强的论文;一类是论题创新性较弱的论文。论题创新程度不同,处理方式是不同的。论题创新性较弱的论文,依据论
  • 2020-12-09
    学术指南(第11期) |科技论文写作原理
    写作知识早知道 QA随着科研的逐渐深入,科技论文的发表也日渐增多,那么什么样的科技论文才算得上一篇好文章?不同内容要选什么样的文体?怎样的语言质量才算过关?本期特别邀请到《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梁福军博士为大家答疑解惑,手把手教你如何成就一篇好论文。Q1:写作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科技论文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分为意化和物化两个过程,意化过程即作者在动手写作前得把客观对象、客观内容、客观情况等转化成思维语言呈现在脑海里,形成大致的轮廓,形成意态文。意化完成后再将大脑里的方案变成书面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物化的过程,旨在将思维变成一个实体的形态,让别人能看到、能还原。意化和物化的过程越好、越精炼、越精确,最后的写作效果也越好,所以论文不仅要有好的立意选题,还要把控好论文结构体系和语言质量体系。Q2:论文结构体系是怎样的?说到科技论文通常想到的是: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论、展望等,这些在本质上说就组成论文的框架结构,即论文的主体。除论文主体外还包括:图表、公式、名词术语、计量单位、参考文献等的辅助性要素,这此要素组成论文的辅体结构。二者加起来共同形成了论文的结构体系,这
  • 2020-12-02
    学术指南(第10期) |科技论著中插图的图内布局设计示例
    图内布局设计指在设计插图时通过调整其各组成部分、要素的内容与幅面及其间排列顺序等而进行的布局设计。为使插图布局合理均衡,有稳定的视觉效果,要对插图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布局,可采取并排、叠排、交叉排、三角形排等多种形式,既要考虑文章段落、插图形态、幅面大小,又要考虑排版要求、美观协调、节约版面等因素。对布局不合理或存在较大空白的插图,在不影响插图内容表达的情况下,要进行适当调整,使其布局、大小合适。01图1为布局调整前的某一原图此图在布局上存在的不足主要有:矩形框和其他框内的空白相对较多,且框内文字的排列、转行不规范;连接各框的流程箭头线有长有短,而且有的明显偏长,非常不协调;流程线1、2和箭头线3与其他要素所围空白偏多;图中文字的字号偏小(针对正文为五号字);菱形框内的语句后面用了问号(此语句的疑问语气明确,其后的问号通常可以省略),而且有文字压线的现象。针对不足对此图作布局调整:将框内文字改为一行排,使框的大小与其内文字的幅面协调、一致;缩短长的箭头线,使所有同类箭头线的长度尽可能一致;缩小流程线1、2和箭头线3与其他要素所围空白;增大字号。调整后如图2所示,表达效果明显提高。为进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54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4/26 跳转到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3501号

邮编:250353

师德师风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531-89631733

师德师风违规行为举报邮箱: tsg@qlu.edu.cn

相关链接

学校首页

CALIS中心

CALIS省中心

NSTL

CADAL

国家图书馆

省高校图工委

DRAA

版权所有©齐鲁工业大学图书馆 鲁ICP备05046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