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晚18:30-20:30,图书馆七楼718举行了第127期“悦读沙龙”活动——《应物兄》读书分享会。本次活动由我校外国语学院宋彦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图书馆馆长于明梓、副馆长巩恩贵、“悦读沙龙”读书会成员及部分读书爱好者共20余人参加,读书会柳洪莉同学担任主持人。
活动伊始,同学们观看了《应物兄》及其作者李洱的相关介绍视频,对作者和作品有了初步了解,大家踊跃发言,自由讨论。刘彦君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应物兄并不是一个圣人,只是一个研究儒学的学者,一位普通的知识分子。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婚姻出轨、权色交易等为我们揭开了当代人生活的一角,作者李洱只意在展示当代知识分子的全貌。宋彦老师对此观点给予肯定。
随后,宋彦老师就同学提出的关于应物兄自言自语行为的相关疑问引出新的问题——应物兄自言自语的毛病真的改掉了吗?李洱在此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大家深入思考,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宋彦老师一一进行应答,她提出应物兄的导师不让他多说话的原因不过是他常常说的都是真话,这就是现代社会压抑人性的一点。《应物兄》之所以让许多人读不下去,是由于它并非大众文化的消费品,它是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不一定总是让读者产生快感,有时亦会让读者产生痛感。
紧接着,主持人提出引导问题:在自己的作品因为乌龙被改名后,应物兄努力找借口自圆其说,是该认为他能屈能伸,还是虚伪做作?有同学认为这具有普遍性,有同学认为这体现了一个研究儒学的学者的宽容,还有同学认为这是应物兄迫于无奈的表现。
继而,宋彦老师与大家一同讨论了对应物兄的看法。张宗睿同学认为应物兄没有抓住自己,他时而做出与儒学相违背的行为,却又在与朗月偷情后感到肮脏,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宋彦老师肯定了张宗睿同学的见解并指出好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总是复杂的,这亦是难以评价应物兄这个人物的根源所在。宋彦老师认为,应物兄是值得同情的,他不肯离婚是因为他无法选择,作者笔下的他是一种儒家文化的典型象征。在现代社会用儒家文化处理生活会是怎样?这是作者提出的问题,亦是值得读者思考的问题。
随后,宋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茅盾文学奖的地位,展示了自己做的思维导图,分析了作者李洱创造的庞大关系网,并留下延伸问题希望同学们在活动结束后反复思考:应物是个怎样的知识分子?物指的是什么?文中还有哪个是重要人物?小说与《围城》有何不同?
在活动的最后,于明梓馆长讲述自己旅行的亲身经历,分享了毛主席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勉励同学们多多参加“悦读沙龙”活动,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一个作家能够沉下心来,潜心贯注十三载,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这样一笔,无疑是值得世人所敬佩的。在这畅销书流行的时代,我们一起共读《应物兄》,一起窥见时代,宁静因繁华世界而躁动的心。这正是本次活动的宗旨所在,也是“悦读沙龙”一直传承的理念。“以物为兄,敬畏万物”,方为应物兄;“虚己应物,恕而后行”,方有内心之庄严。
(撰稿:王懿 宋佳音 黄阮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