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我的图书馆
首页
概况
图书馆简介
馆舍风貌
组织机构
规章制度
图书馆黄页
交流平台
开放时间
常见问题
资源
校外访问
中文数据库
外文数据库
试用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
网络资源
资源培训
馆藏目录
读者荐购
工大文库
版权公告
科研
科技情报研究
科技智库咨询
创新战略
数据+智能
多模态数据分析
服务
情报研究服务
智库咨询服务
信息素养讲堂
信息化系统
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平台
ESI高被引
学术指南
阅读推广
校长推荐书目
图管会
悦读沙龙
好书推荐
校园阅读活动
工大读书节
新生专栏
借阅服务
馆藏分布
借阅权限
借阅证
借阅规定
违章处理
借阅排行
自助服务
中图分类法
馆际互借
科研服务
原文传递
检索认证
工具软件
论文服务
文献查重
读者咨询
图书捐赠
参考咨询
检索认证
ESI往期数据汇总
期刊
山东科学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党建
组织机构
政策法规
学习园地
工作动态
研究生培养
工作动态
招生信息
师资力量
学术活动
服务
情报研究服务
智库咨询服务
信息素养讲堂
信息化系统
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平台
ESI高被引
学术指南
阅读推广
校长推荐书目
图管会
悦读沙龙
好书推荐
校园阅读活动
工大读书节
新生专栏
借阅服务
馆藏分布
借阅权限
借阅证
借阅规定
违章处理
借阅排行
自助服务
中图分类法
馆际互借
科研服务
原文传递
检索认证
工具软件
论文服务
文献查重
读者咨询
图书捐赠
参考咨询
检索认证
ESI往期数据汇总
当前位置:
首页
服务
阅读推广
校长推荐书目
新生推荐书目
新生推荐书目
2021-06-22
《人生的智慧》导读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导读: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人生的智慧》一书取自叔本华的《附录和补遗》,书中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循的原则等,这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书。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哲学创始人。1788年出生于德国但泽,父亲是一位富商,在叔本华17岁时父亲溺水去世。母亲是通俗小说作家,与歌德熟识。叔本华26岁时母子关系决裂不再来往。父亲留下一笔遗产让叔本华衣食无忧,一生读书和写作。他一生未婚,深居简出,晚年以狗为伴。1860年72岁的叔本华在法兰克福病逝,留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捐给了福利院。 “把整个一生都献给了真理”是叔本华作为哲学家的一生的真实写照。叔本华最初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来改学哲学对柏拉图和康德哲学至为倾服。25岁时叔本华发表了哲学名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30岁时完成了其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但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对此,伤感的叔本华说“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叔本华一生
2021-06-22
《大数据时代》导读
《大数据时代》导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个曾经的专业术语“大数据(big data)”日渐流行,耳熟能详的,并屡屡成为社会热点。在教育行业,自2016年我国高校首次设置“大数据”本科专业以来,先后有608所高校开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代码080910T)本科专业。在IT行业,每年InformationWeek公布的IT从业人员薪金调查中可以看出“大数据”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的缺口。“大数据”不光渗透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也日渐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中,第二十七章“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提出:“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近几年来,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先后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5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7年)、《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年)等20多个文件,着力打造推动大数据产业化。“大数据时代”真正来到了我们身边。“大数据”概念越来越“火”,无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外,聊八卦写文章,不涉及几句“大数据”,都不
2021-06-22
《月亮与六便士》导读
《月亮与六便士》导读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于1919年创作了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作品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富足的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抛妻弃子,弃绝优渥美满的世俗生活,奔赴艺术之都巴黎和南太平洋塔希提岛,用画笔重绘出自己纯粹而又绚烂的生命历程。《月亮与六便士》在读者心中树立了“月亮”和“六便士”两种价值观、人生观截然相反的明确意象,前者象征纯而又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理想,后者象征沉溺于俗世生活,为功名利禄、衣食住行而奔忙。如何在两者之间取舍,中国读者似乎更熟悉这句“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刘瑜《另一种高度》)若论小说主人公原型高更,则比思特里克兰德“入世”很多,同样与家庭断绝关系,以原始的方式过着孤独的生活,但高更曾对主流社会其价值的认同抱有期望,也没有将生前最后一部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付之一炬。我们读《月亮与六便士》,难免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印象。按照当今的“政治正确”,思特里克兰德是妥妥的“渣男”,毫无社会责任心——注意,这是社会赋予一位男性必须承担的角色,如果真能遁世逃离,责任心变成所谓“
2021-06-22
《围城》导读
《围城》导读《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讲述了男主人公方鸿渐留学回国后,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遭受到的人生挫折,揭示了人生如围城这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小说共9章, 以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映了那个时代上层知识分子(主要是部分欧美留学生、大学教授等等)的生活沉浮和心理变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一艘邮轮正从法国向中国驶来,船上有一批刚从欧洲学成回国的中国留学生,这其中包括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方鸿渐在读高中时随家里做主订婚,后未婚妻去世,他的丈人就拿筹备婚礼的钱资助他去欧洲留学。欧洲游学期间,方鸿渐不理学业。为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到达上海后,在已故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期间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因种种误会,方鸿渐对唐晓芙的求爱遭拒,于是满怀痛苦跟着赵
2021-06-22
《苏菲的世界》导读
《苏菲的世界》导读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是很短的。如果把地球历史换算成24小时,1分20秒之前,即23点58分40秒,南方古猿开始直立行走。2秒钟之前,即23点59分58秒,直立人学会了用火,逐渐从茹毛饮血向熟的食物获得能量。0.11秒之前,人类学会了书写,开始用文字传承文明。在0.11秒内,人类文明发展很快,“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似乎无所不能,但是至今还有两个问题不能回答: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苏菲的世界》就是从这两个问题开始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名叫苏菲,是一个刚满15岁的小女孩。有一天,她放学回家,打开信箱,信箱里只有一封信。信封上只有收信人地址和姓名,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有贴邮票。信封里面约摸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张上,只有一句话:“你是谁?”苏菲感到非常奇怪,转念一想:我到底是谁呢?她开始思考生死问题:“大多人总是要等到生病后才了解,能够活着是何等的福气,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带着疑问,苏菲重新查看信箱,她很惊讶地发现,里面居然有另外一封信,与第一封一模一样。她拿走第一封信时,里面明明是空的呀!这封信上面也写着她的名字。她将它拆开,拿出一张与第一
2021-06-22
《人间词话》导读
《人间词话》导读《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中国词学著作。它不仅是词论界的高标,也是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典型代表和近代美学的先驱之作。《人间词话》在文学批评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境界说”等理论。该书的核心内容和篇章简介: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诗词灵犀丛书”之《人间词话》(王国维著,徐调孚、周振甫注,王仲闻校订,2018年版)共辑录了王国维词评142则,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当初发表在《国粹学报》上的64则《人间词话》,第二部分为王氏自删未刊稿49则,第三部分则将王国维散见于各类书评、题跋、批语中的词评(原非《人间词话》组成部分)辑录为《人间词话》附录29则。《人间词话》提出了“境界说”、“隔”与“不隔”、“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造境”与“写境”、“三种境界”等富于创见的理论和说法,其中“境界说”为其理论核心。在治学方法上,王氏引西方哲学和文化理论入中国传统词学和美学,非常具有开创性。王国维的境界说包括的内涵和层次非常丰富,“真景物”、“真感情”是王氏词论核心的核心。在王静安看来,在文学创作中,过度卖弄技巧、矫揉造作是有损作品真实情感和境界呈现的行为,会给读者带来画蛇添足、隔靴
2021-06-22
《万物简史》导读
万物探寻之旅关于作者要读本书先要认识作者。作为英国皇家学会荣誉院士的比尔▪布莱森,才华横溢,兴趣广泛,是享誉世界的旅游文学作家。擅长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他所游历的世界,在他的书里,英国式的睿智幽默与美国式的搞笑绝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他的尖刻加上他的博学,让他的文字充满了幽默、机敏和智慧。同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被称为是“eco-literature”(生态文学)。布莱森的作品能让普通读者产生很强的认同感,可说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每部作品均高居美、英、加拿大等过畅销排行榜前茅。如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的西方日常生活观察笔记系列(《全民自黑的英国》、《全民蠢萌的美国》、《全民发呆的澳洲》、《全民疯狂的欧洲》),2011年据说是“穿着拖鞋”写出的从一所房子出发的《趣味生活简史》,2013年的八卦另类的《英语简史》, 2020年的无障碍莎翁入门指南的的《莎士比亚简史》。每部作品都可以在让人捧腹的同时涨知识。他的新作《人体简史》由文汇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豆瓣得分8.5,馆藏信息:R32/18,馆藏地:总馆理工三库(4F东)4楼7架A面3列。作者作为非科学家却能够对各学科了解到超越入门级
2021-06-22
《人类简史》导读
《人类简史》中的三次革命《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2012年首次以希伯来文出版,随后被翻译成近30种文字而传遍世界。这部书主要讲述人类崛起的过程,作者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教师尤瓦尔·赫拉利。这本书有很多亮点,尤其是它奇特的思维方式常常带给我们惊喜。科学研究坚持一种观点,我们看到的自然界起源于宇宙的“大爆炸”,这是自然界诞生并发展的“奇点”。在这个奇特的“点”之后,自然界开始了物理和化学的变化,随后出现了叫做“有机体”的生物。在生物发展的基础上,一种叫做“智人”的物种出现,并创造了文化和历史。从人类的起源看,“智人”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智人能够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弄清本书提出的三个概念——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就可以认识智人发达的奥秘。第一次革命是认知革命。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在人种组成的世界中,智人从来就不是最为强大的人种,也不是最为智慧的人种,但为什么智人却走到了人类历史的宝座上来?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人类发生着缓慢的基因演化,基因改变是人类改
2021-06-22
《平凡的世界》导读
《平凡的世界》导读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或许没有哪部小说如《平凡的世界》,能够如此深远地烙印着一代年轻人的精神轨迹。这是一本一旦捧起来就无法轻易放下的书。读它的人,会时刻被人物的经历和命运牵绊着,会随着角色的心情跌宕而悲喜交集,会莫名地在字句的缝隙间燃起不可抑止的激情畅想,会在释卷之后仍心潮暗涌而久久不能释怀。如果你读到了它,你可能也可以,在几天或是仅仅一两个不眠之夜,就让这鲜活的一百万字,如激流般涤荡过你几度空寂的心灵。从此你的内心深处,也许永远为“孙少平”或“田晓霞”这样的名字,留有一个位置。人为什么需要文学?因为对于人来说,仅仅拥有一个现实中的世界是远远不够的。人要为自己短暂的一生获取更多的灵魂体验,人要执着而不免徒劳地为“活着”寻找注脚。但我们只是看见,在物质匮乏的日子里,人为了衣食而奔命;在物阜民丰的时代,人渐渐沉湎于岁月的静好。而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有这样的人,更纯粹地为了广袤无垠的精神世界而活着。他们无法停止于炼狱般地思考和探求,他们每天在绝望中憧憬,在掩埋下重生。写作是他们的宿命,为了寻求片刻间的安宁和触不可及的永恒,他们只能用奔腾的文字、肆意的情感来反复击打着脆弱躯体
2021-06-22
《科学的历程》导读
中国传统学问,一般称之心性之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向无科学的位置。1921年,梁漱溟先生(1893—1988)应当时山东省教育厅的邀请,到齐鲁大学进行了为其40多天的演讲,演讲内容,后来成书《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先生认为,世界文化,大要可分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而东方文化又可分为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两支。在梁先生看来,西方文化关注人与自然的,是物质的,其最大成就是科学;中国文化关注人与人,是社会的;印度文化关注人与自身,是灵魂的,是宗教的。今天看来,如果东西方各自独立发展,东方也可能自然孕生科学。但事物运动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东方大门的时候,东方人才仿佛睡梦中惊醒,开始大规模向西方人学习科学。在中国历史上,外来文化对华夏民族影响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2000年前佛教的传入,另一次是晚近西方文化的传入。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时,首当其冲的是翻译。有一个东西,每天早上从东方升起,每天下午从西方落下,给人类带来光明,东方人称之“太阳”,西方人称之“sun”,名称不同,但是同一个东西,这样情况好说。但是还有一些东西,你有我没有,我有你没有,这时候怎么翻译呢?当年玄奘大师(60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