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导读

《人类简史》中的三次革命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2012年首次以希伯来文出版,随后被翻译成近30种文字而传遍世界。这部书主要讲述人类崛起的过程,作者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教师尤瓦尔·赫拉利。这本书有很多亮点,尤其是它奇特的思维方式常常带给我们惊喜。

科学研究坚持一种观点,我们看到的自然界起源于宇宙的“大爆炸”,这是自然界诞生并发展的“奇点”。在这个奇特的“点”之后,自然界开始了物理和化学的变化,随后出现了叫做“有机体”的生物。在生物发展的基础上,一种叫做“智人”的物种出现,并创造了文化和历史。从人类的起源看,“智人”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智人能够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弄清本书提出的三个概念——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就可以认识智人发达的奥秘。

第一次革命是认知革命。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在人种组成的世界中,智人从来就不是最为强大的人种,也不是最为智慧的人种,但为什么智人却走到了人类历史的宝座上来?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人类发生着缓慢的基因演化,基因改变是人类改变的生物学原因。但在赫拉利看来,人类的改变并不是基因的生物学改变,而是“文化演化”,即认知革命带来的。

认知革命使得一种大规模合作的生产方式成为可能。在管理学上,人类的团体只要在150人以下,就能靠着熟悉的人际关系进行运作,但一旦超过150人的门槛,人际关系的作用就达到了有效运作的上限,这个团体如果继续按照原有模式运行下去就会走向衰败。智人的创造就体现在这里,它创造了虚构的语言解决了人类合作的上限和瓶颈。作者认为,“智人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为有独特的语言。”但是仅有语言是不够的,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智人语言的独特性在于能够创造虚构的故事,这种虚构的故事一旦得到群体的信任,大家就有了共同的准则,这种共同的语言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跨过有限群体依靠本能的合作而达到若干部落、或者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整体合作。智人语言的优越性在于不仅能够描述和表达实际存在的现实物,而且能够表达并不存在的虚构物。

作者认为,在认知革命中,传说、神话、神、宗教应运而生,国家、民族、人权、法律、正义也产生了,这些东西都是虚构的,实际并不存在。但正是这些虚构的东西带来了强有力的超大规模的合作。它不仅改变了智人的命运,而且重新塑造了由智人主导的世界。“人类和黑猩猩之间真正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那些虚构的故事,它像胶水一样把千千万万的个人、家庭和群体结合在一起。这种胶水,让我们成了万物的主宰。”人类简史、今日简史、未来简史,这三步曲都一再强调了人类故事和共识的重要性。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认知革命并不仅仅在历史上起作用,在今天同样起到革命性作用。1789年的法国,人们相信的故事一夕之间就从“天赋君权”转到了“天赋人权”,影响人类命运的法国大革命发生,君主们纷纷走上了断头台,一个人民主权的时代到来了。

第二次革命是农业革命。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开始操纵几种动植物的生命,日起日落,智人忙着播种、浇水、除草、牧羊,一心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水果、谷类和肉类,这这种让大自然为我所用的生产方式就是农业革命。

浮士德跟魔鬼做交易,智人却跟农业做交易。作者认为,农业革命的好处被认为地扩大了。原先人类依靠打猎、采集过着自然的生活,但现在的农业却把人固定下来了。“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由于长年累月的田地耕作,人类的疾病大量增加,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疝气越来越多。事实上,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的同时,并没有提高人类食物的质量,反而造成了人口爆炸,产生了一批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农耕者比农业革命之前的四处觅食者更加辛苦地劳作,但饮食和健康却要更糟糕。盈余流向少数特权者,让他们用来实施压迫。这与马克思的观点极为相近,产品的剩余,带来了剥削和压迫。

一般认为,农业是顺天应人的一项产业,但在作者那里,却揭露出农业的巨大祸害。人类在培养少数植物的同时,却在破坏着地球上植物的多样性,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在圈养牛羊鸡犬等动物的同时,对动物的天性却在进行着严重的伤害。“这种所谓种群演化的‘巨大成功’对每一个个体来说,却只是巨大灾难,即使野外濒临灭绝的野生犀牛,其单个个体的生活幸福程度,也远远超出被关在小格子里几个月养肥然后杀掉的肉用家畜。”这种观点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有力鞭打。当然,作者并非要求回到狩猎和采集生活中来,他承认农业革命的巨大功绩。公元1万年前,地球上的采集者只有500万—800万人,但经过农业革命后,农业人口达到了2.5亿,采集者则剩下一两百万。作者断言说:“进入农业社会后,人口得以急剧增加,任何一个复杂的农业社会想回到狩猎和采集的生活,就只有崩溃一途。”虽然农业革命是十分沉重的,但它显然没有给原始社会留下任何退路。

在我们当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中,中国似乎一直是个农业大国,并且这种男耕女织的农耕社会时不时引起我们田园诗般的回忆和想念。但事实上,农业社会并非如此美好,在我们几代人的中国人心里,逃离农村,实现鲤鱼跳龙门,乃是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当然,这与社会制度的设计有关,但更与农村生产方式的本质有关。每一个从农村社会走出来的人都知道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修理地球”和“拉锄钩子”的单调是没有浪漫和艺术可言的,相反,用马克思的话说,这种“拉磨子”的活儿常常是“令人厌恶的、使精神和肉体都变得愚钝的”一种生活。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或许能够在深层次上唤起人类的共鸣,过去远不是所谓的黄金时代,今天更非完全的黑铁时代。

第三次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可以包含着工业革命、机器革命、能源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等多种形式。科学是历史上最为革命的力量。欧洲的发展,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农业文明的异质文明,这种不断创造新产品的工业文明在市场机制中狂飙突进,将人类带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更把科技革命视为科技颠覆,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正在颠覆着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数据成为当下最为重要的权力资源。在《未来简史》中,尤瓦尔赫拉利更是进一步认为,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本身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人的意识与智能之间正在进一步分离,拥有大数据的外部环境将会比我们自己更知道自己是什么,想什么,要什么。在当今社会,谁掌握数据,谁就掌握着一种权力,对数据的清晰理解和灵活运用,正在变成一种巨大的力量。

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发源于西方的工业文明被视为资本主义的产物,“资本”二字也确实抓住了西方社会发展的关键和要害,从“资本”本身可以清楚观察到资本、商业、工业、帝国和科学技术的“联姻”,它们结合在一起,发生了一场人类学意义上真正的“裂变”,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创造了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在西方社会,劳动力并不稀缺,那时候常常是过剩,这也是阶级斗争产生的重要原因,而真正珍贵和稀缺的东西是资本。集聚资本的方式在农业时代是军事掠夺和增加赋税,但这种方法无法满足资本主义社会成几何级数的增长需要。资本家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悬空制造了一个“会变大的饼”,它让人们普遍相信,未来的财富是不断增长的,人类是不断进步的,因而动员人们广泛借贷,为未来投资。于是,一个又一个希望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投资和生产,现代社会靠着普遍而又广泛的社会信用迅速发展起来了。

社会信用显然是支撑现代社会发展的支柱。一张本身没有任何价值的百元大钞就是因为我们都相信它有价值,于是它就推动了商品的普遍交换。由于我们相信未来投资的丰厚回报,于是股票交易所、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并大显身手。由于你相信,所以你投资;因为你投资,所以你获益。在这个链条中,让你获益的,当然首先是你相信,但更重要的是显然不是这个,而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大发展在不断向你证明着梦想成真。地理大发现、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农业和工业中的应用,新能源的发现、轮船的行使、铁路的通行,飞机的航行,电报、电话、手机的使用,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信息产业、能源原材料、海洋经济、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医养健康、旅游产业、现代金融的十大产业,都在迅速出现和快速发展,不断实现并推动着社会信用在更大规模和更大层次上发展。

事实上,商业文明的背后是科技革命的支撑在起作用,因为社会群体的信任机制要得到持续发展,必然要依靠实实在在的利益驱动。将社会信任转变成社会利益的魔术师不可能是宗教、神话,它只能是科学技术的不断飞跃,是科学技术社会化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科技创新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议题,《人类简史》从某种程度上也与这一主题相贯通。尤瓦尔·赫拉利在书中写到:“在过去几年里,我们看到银行和政府疯狂地印钞票。每个人都担心经济危机会让经济停滞、不再生长,越是他们就这样无中生有地印了数万亿的美元、欧元和日元,让金融体系里凭空出现一大笔便宜信贷,只盼望着科学家、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能够在经济泡沫破灭之前,设法想出得以力挽狂澜的创世发明或发现。一切指望,就在于那些实验室里的人。像是生物科技、纳米技术的新发现,就可能创造出全新的产业,带来庞大的利润,于是就能拿来打平那些银行和政府从2008年以来创造出的几万亿数字。”

《人类简史》这本书提出了一些我们已经看到但没有想到的东西,也提出了一些我们没有看到也没有想到的东西;既存在一些唯物主义观点,当然也包括一些唯心主义的思想;它既有事实的逻辑,也有神话的痕迹。实事求是地说,它远非真理,因为这既不是一本历史书,也不是一本哲学书,当然也不是一本文学书,更不是一本科学书。但是,能够给我们带来真正思考的书就有它存在的某种价值,这本书将科学事实、哲理思考、历史事件、文学色彩地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勾画了一部人类演化的壮观史诗,带给我们奇特的思考。这确实是一本奇书。



《人类简史》简介:

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尤瓦尔•赫拉利的畅销历史学著作。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宏大,不拘泥于一国一土,一朝一代,主要探讨人类是怎样从一种普通的动物走向生物链的顶端,而人类又要走向何处。本书视角非常宏大,写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醒阅读者应该思考人类,思考个体的幸福和自我价值以及种种问题。

作者简介:

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他擅长世界历史和宏观历史进程研究在学术领域和大众出版领域都有很大的兴趣。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许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