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导读

 《菊与刀》导读


 图书馆 郑东伟


 《菊与刀》是美国当代著名女文化人类学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著作,首次出版于1946年。1949年被翻译成日文,受到日本国民极大关注,1951年,这本书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1990年中国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了这本著作,在学界引起关注。作者撰写本书时还是二战后不久,距离今天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现在阅读还有价值吗?

 日本是我们中国的近邻,是亚洲乃至世界上重要的国家之一,与我国在政治、经济上都有密切关系,了解日本国民很有必要。《菊与刀》的出版虽然距今已有几十年,但是我觉得它仍然是了解日本的最重要图书之一。这本书是美国政府为了更好的“管理”战后日本,请长于田野调查的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调查了居住在美国的日本人和战时拘禁在美国的日本战犯,试图揭示日本人的性格和民族性而撰写;也就是说本书本来是一份调查报告,或者就是一篇“论文”,后来作者把它编辑成书出版,虽然作者本身也是一位诗人但本书读起来仍然会让人感觉生涩、枯燥也就不奇怪了,但是坚持读下去会有收获并且也会觉得有趣。

 作者用“菊与刀”给本书命名表达的意义是什么呢? 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作者用“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好战而祥和,黩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礼,呆板而善变,驯服而倔强,忠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对于日本人的这种国民性格,本尼迪克特从等级制度、报恩意识、义理、日本儿童的养育方面展开分析。全文分为十三个部分展开论述。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极端的道德准则使他们的生活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作为补偿,日本文化对感官享乐宽容得令人惊讶。本尼迪克特还探讨了日本人的自我修养和育儿方式,最后,她分析和评价了投降后的日本人与对日政策。

 《菊与刀》进入日本后,受到日本国民极大关注。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观点多数得到日本人的赞同,但是有些也不被他们认可。比如日本学者三岛由纪夫对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一书中所提出的日本传统中的“菊与刀”二重结构的论点,是持肯定态度的。但他们两人在“菊与刀”的理解又存在微妙的差异,三岛在《文化防卫论》中谈到菊与刀的绝迹和连续时,特别强调菊的“风雅”要素发展不平衡,刀的“尚武”要素被排除在文化概念之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唐月梅《关于三岛由纪夫“武道”新论》)。我们在阅读本书时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看,而且要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单单阅读本书也是不足够的。

1990年中国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了这本著作,随后又有多家出版社翻译出版,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十几个版本。其中吕万和等译中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版本影响较大。我校图书馆收藏了7种版本,其实每一个翻译者在翻译时都力求保持“原汁原味”,应该差距不大。不论哪个版本,拿起来阅读对了解日本文化都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