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我的图书馆
首页
概况
图书馆简介
馆舍风貌
组织机构
规章制度
图书馆黄页
交流平台
开放时间
常见问题
资源
校外访问
中文数据库
外文数据库
试用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
网络资源
资源培训
馆藏目录
读者荐购
工大文库
版权公告
科研
科技情报研究
科技智库咨询
创新战略
数据+智能
多模态数据分析
服务
情报研究服务
智库咨询服务
信息素养讲堂
信息化系统
学 科 服 务
学科服务平台
ESI高被引
学术指南
阅读推广
校长推荐书目
校长推荐书目
校长推荐书目导读
校长推荐书目征文
毕业生推荐书目
新生推荐书目
图管会
章程
机构
成员
活动
寄语
悦读沙龙
好书推荐
校园阅读活动
工大读书节
新生专栏
借阅服务
馆藏分布
借阅权限
借阅证
借阅规定
违章处理
借阅排行
自助服务
中图分类法
馆际互借
科研服务
原文传递
检索认证
工具软件
论文服务
文献查重
读者咨询
图书捐赠
参考咨询
检索认证
ESI往期数据汇总
期刊
山东科学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党建
组织机构
政策法规
学习园地
工作动态
研究生培养
工作动态
招生信息
师资力量
学术活动
服务
借阅服务
馆藏分布
借阅权限
借阅证
借阅规定
违章处理
借阅排行
自助服务
中图分类法
馆际互借
教学服务
专题培训
课程教学
科研服务
原文传递
检索认证
工具软件
论文服务
文献查重
读者咨询
阅读推广
校长推荐书目
图管会
悦读沙龙
好书推荐
校园阅读活动
工大读书节
新生专栏
新技术体验
数字阅读体验区
自助一体机
打印复印服务
数字报刊系统
微信图书馆
移动图书馆
空间设施
空间布局
会议室、报告厅
展览服务
电子阅览室
阅览空间
当前位置:
首页
图书馆
2025-01-22
医学
2025-01-22
农学
2025-01-22
工学
2025-01-22
理学
2025-01-22
历史学
2025-01-22
文学
2025-01-15
学术指南(166期)| 为自己写好的论文,选择一个合适的期刊投稿,第四步是权衡考虑期刊的退稿率
文章来源:梁博士讲堂对自己的论文投稿时,目标期刊可能有多个,应继续了解这些期刊,从中选出一个或若干影响、知名度符合预期的、合适的期刊。为自己写好的论文,选择一个合适的期刊投稿,首先须了解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报道范围,其次是了解期刊的影响因子及知名度,接着还要了解期刊的论文发表周期和退稿率。权威期刊的退稿率较高,如Nature、Cell Research(CR)等的退稿率通常为92%、93%,一般学术期刊的退稿率在80%左右。作者写好论文后,若急于发表,就不宜向退稿率高的期刊投稿。注意,有的退稿率高的期刊,为退稿给出出路,将其中较好的一些论文推荐至它的系列化兄弟或姐妹刊,这些刊互相配合,取长补短。例如,在Nature发不了的论文,可推荐至其期刊家族中的其他期刊如Scientific Reports;由CR退稿的论文,可推荐至其姐妹刊Cell Discovery(CD)。作者是否愿意接受这种降档次安排,应综合考量权衡。例如:CD创办于2015年,刚创办的那几年没有SCI数据,作者发文若对期刊影响因子(IF)及IF的分区有要求,则不宜接受在CD发表;但若没有数据要求,而更看中它与CR的关系及CR
2025-01-15
学术指南(166期)| 为自己写好的论文,选择一个合适的期刊投稿,第三步是了解期刊的论文发表周期
文章来源:梁博士讲堂 对自己的论文投稿时,目标期刊可能有多个,应继续了解这些期刊,从中选出一个或若干影响、知名度符合预期的、合适的期刊。为自己写好的论文,选择一个合适的期刊投稿,首先须了解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报道范围,其次是了解期刊的影响因子及知名度,接着还要了解期刊的论文发表周期。论文从投稿,到被编辑部接收,再到编辑做出最终决定,经历的时间可能并不短。发表周期是论文从接收到发表所经历的时间,能确切反映论文处理时间和发表速度。作者为自己的论文选择一个合适的期刊投稿应重视这一指标,当发文实际需求对发表时间有要求时,投稿前须考虑周全,充分估量目标期刊能否满足这一要求。作者可以与编辑联络,提出期望的发表周期、加急处理等要求,但编辑未必答应或能做到。作者应小心,不要选错期刊而耽搁事情。现实中有这种情况,作者给一个发表周期长的期刊投稿后,发现处理速度比想象中的还要慢,慢到让他不可忍受甚至接近崩溃的程度,常常发牢骚,甚至找人托人,劈头盖脸的问题通常就是:“稿子投了一年多了,怎么还没有结果?”“论文早已修改了,为何还不给发表?”温和一点的问题是:“请编辑老师费心,希望尽快返回处理结果!”“交加急费
2025-01-08
学术指南(165期)| 为自己写好的论文,选择一个合适的期刊投稿,第二步是了解期刊的影响因子及知名度
对自己的论文投稿时,目标期刊可能有多个,应继续了解这些期刊,从中选出一个或若干影响、知名度符合预期的、合适的期刊。为自己写好的论文,选择一个合适的期刊投稿,首先须了解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报道范围,其次是了解期刊的影响因子及知名度。影响因子是目前评价期刊的常用指标,期刊的该指标越高,其学术水平和知名度就可能越高。一篇论文若能被知名度高的期刊录用,则产生较多关注、被引用的可能性较大。作者应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主题,将国内外相关期刊进行分级分类,再按自己论文的学科方向,找出专业对口的权威期刊,看看这些期刊发表了哪些论文,水准如何,与自己论文水平的差异。一位作者可能还有具体现实需求须要考虑,其单位对发表论文也可能有具体要求,比如博士学位申请者需要至少在SCI期刊发表一篇论文,甚至对期刊的SCI分区、影响因子排名等也可能有具体要求。笔者认为,影响因子只是期刊的一种评价体系中的一个指标,与期刊的领域地位其实是两回事,比如有的期刊的影响因子虽然并不算高,却是领域内公认的权威期刊,而有的期刊的影响因子暂时可能很高,却未必是大家心目中的权威期刊。因此,影响因子固然很重要,但不宜片面追求,不宜扩大化、绝对化,
2025-01-08
学术指南(165期)| 为自己写好的论文,选择一个合适的期刊投稿,首先须了解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报道范围
文章来源:梁博士讲堂目标期刊可能有多个,首先了解这些期刊,然后从中选出一个或若干最合适的期刊。每个期刊均有其办刊宗旨和报道领域(报道范围和侧重),通常在其投稿须知、期刊、官网或其他渠道发布相关内容。例如,Nature的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世界每一学科分支取得的所有进展”,报道领域是“科学各领域”。作者应首先确定自己论文与期刊所属专业是否对口,这是匹配期刊的基本要求;其次重点关注论文的研究主题与期刊的办刊宗旨是否相符,论文的内容与期刊的报道范围是否相符,将相符的作为挑选目标,不相符的排除掉。具体选刊要注意以下情况:(1)在同一领域若干水平相近的期刊中,报道的侧重点可能有差异,比如有的侧重于理论、基础研究,有的倾向于工程技术、临床实践,具体细节应从期刊的作者须知、已发表论文、相关资料或与他人交流获得。(2)同一期刊的报道范围、侧重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跟踪有关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或随相关领域研究现状适时调整,比如今年(或近几年)的报道侧重是生物工程、人工智能(AI),明年的是超能计算机、高能太阳能电池,后年的是新型地热能源、芯片模块。选刊应考虑其报道范围、
2024-12-24
学术指南(第164期) |课题申报书中立论依据部分写作指南
在课题申报书中,立论依据部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清晰地展示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现状,还能有效地为课题的立项和评审提供科学依据。具体来说,立论依据部分包括两个主要内容: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以下是对这两部分的详细写作指导。一、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是立论依据的核心之一,重点在于阐述课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在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科学意义:理论贡献:明确课题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否填补某些学术空白,或者是否能够扩展已有理论的适用范围。创新性:指出课题的研究思路、方法、视角等方面的创新之处,以及这些创新如何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学科前沿:结合学科发展趋势和国际前沿,阐明课题研究是否处于学术热点领域,是否能够引领学科的新发展。应用前景:社会意义:论述课题的研究成果可能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民生改善等提供何种支持或解决方案。例如,某些科技创新可能对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经济意义:如果课题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可以从国家经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来分析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政策导向:结合国家或地方的政策需求,阐明课题研究
2024-12-24
学术指南(第164期) |论文开篇“研究背景”的四种写法
文章来源:科研写作研究所论文前言写作的重要目的,就是增强论文吸引力,激发读者对论文主题/问题的阅读兴趣。作为前言部分的第一个逻辑要素,“研究背景”的写作更要如此。然而,很多作者实际写作时,习惯通过政策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来呈现研究背景。这样操作虽然“有用”,但读起来可能不那么有趣。特别是,政策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本身就很严肃,加上一些作者为了体现文件、讲话的本意,而大篇幅罗列其内容,导致研究背景论述拖沓、臃肿,难以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实际上,研究背景完全可以写得更灵活一些。在C刊论文中,引人入胜的研究背景主要有4种写法。接下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一、适当“设问”通过“设问”来呈现研究背景,可以提升论文吸引力。这是因为,“设问”可以制造悬念,而“悬念”往往包含一个令人好奇的“问题”。读者看到这样的表述,自然想继续往下阅读,以便得到答案。更重要的是,“设问”在论文与读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对话关系。即“设问”肯定是问读者的,它为读者提供了参与论文互动的渠道。这种“受邀请”的感觉,促使读者更加精力集中地去阅读论文,并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前文提出的问题。《中国城镇家庭储蓄率之谜——基于年龄—时期—组群分解的再考
2024-12-19
中国知网
2024-12-17
学术指南(第163期) |论文关键词的类型、数量与词性
文章来源:科研写作研究所关键词是学术论文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是论文核心内容的浓缩,也是学术传播和检索的关键工具。选取合适的关键词,不仅有助于论文在学术界更广泛传播,还能提高检索效率,增加引用率。然而对于关键词的理解,很多作者存在误区,甚至一些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可能就是乱凑了几个词作为关键词,但这样单纯的罗列并不足以保证其有效性。因此,对关键词进行正确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关键词的类型常见的关键词有三种基本类型,它与选题(研究主题、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三要素和论文(问题、方法、结论)三要素有着相对应的关系。一是根据研究主题提取第一类关键词,即主题性关键词;二是根据研究框架,也就是论文所使用的理论或方法提取第二类关键词,即过程性关键词;三是根据研究结果,也就是论文得出的观点提取第三类关键词,即结果性关键词。当然,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说,其实还存在第四类关键词,也就是根据主题、问题、方法等的上、下、平行概念而得出更多的关键词。二、关键词的数量我们经常在说的“论文要有三个以上的关键词”,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其实并不是“三个”,而是“三类”以上的关键词。那么,为什么关键词不是一个,或者十几个,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66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5
/
48
跳转到